笔者从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截至6月24日,中控国产化系统在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白云气田两个设施稳定运行一个月,标志着南海东部海上气田首次成功应用国产化中控系统。

据介绍,白云气田所产的天然气通过海底管道,输送至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和横琴岛的横琴终端处理,目前累计外输量突破670亿方,占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消费总量近五分之一。中控系统被誉为海上油气开采平台的“大脑”,它将接收到的压力、液位、温度等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调节,维持工艺系统各项参数稳定,同时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自动监测气体泄漏、发现火情及自动灭火等诸多功能,为海上油气生产平台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升级成功实现了海上设施霍尼韦尔中控系统的全面替代,不仅解决了原有系统老旧、维护费用高、服务获取周期长等问题,还显著降低了系统升级与后续运维费用,国产化改造相比进口品牌升级单设施平均节省约110万元,后续运维费用下降50%,展现了国产技术在关键领域应用的显著优势。

据悉,在本次国产化改造中,施工人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空间小等困难,争分夺秒做到安全、质量、进度一把抓,做到“过程环节处处有监管、关键质量处处能把控”。仅用6天,高效完成21面机柜的移旧换新,以及1900余个点位的接线及调试。

文 杨雪薇
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