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邱睦

通讯员 钱鑫

实习生 罗裕琛

6月25日,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八起毒品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宣判,13名被告人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至九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庭审现场 (实习生罗裕琛 摄)

上午9:30,张某等13名被告人在法警的押送下,走进了被告席。“啪……”武昌法院刑庭副庭长刘言敲响法槌,宣读了13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认定事实的证据及裁判理由,并对张某在内的13名被告人进行宣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庭审现场 (实习生罗裕琛 摄)

2022年3月,被告人张某在家中将透明塑料袋装的红色圆形片剂麻果若干,以每颗人民币100元的价格贩卖给他人后,被公安民警抓获归案。后经查明,张某并不是一时兴起,他曾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多次贩卖毒品麻果,并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的方式收取毒资数万元。因其贩毒数量大,法院最终以犯贩卖毒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十万元。

本次集中宣判的毒品犯罪案件中,涉案毒品不仅仅包括张某所贩卖的甲基苯丙胺(俗称“麻果”“冰毒”)等传统毒品,更有4起案件、8名被告人都涉及贩卖列入管制的精神药品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

“吸食、贩卖依托咪酯电子烟就是违法、犯罪!”刘言表示,现在有些新型毒品都会披上“电子烟”的外衣。不法分子通常将依托咪酯添加进电子烟弹中予以售卖,这种方式极其隐蔽,在青年群体中极为流行,一旦吸食会让人达到短暂的“上头”效果,对身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

据悉,本次集中宣判,武昌法院邀请了中南路、紫阳路等多个街道的禁毒社工及社区群众代表120余人“全景式”现场旁听,“零距离”接受禁毒宣传教育,将集中宣判打造成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法治“公开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