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中国的梵高”这个称号,他实在是当之无愧!

这位只有初中文凭的乡村青年,仅用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名普通画师到受人尊敬的艺术家的华丽蜕变;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亲手复制了超过十万幅梵高的画作,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上,他每天能够复制十几幅画作,这样的速度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值得注意的是,他后来的复制作品不仅成功地销售到了海外,而且还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他,就是赵小勇,这位乡村青年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他又有着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注明信息来源,请读者注意。

一部纪录片引发了广泛关注!

2016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一部看似不起眼的纪录片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这部电影名为《中国的梵高》,详细地讲述了深圳一个特殊村庄和一群特殊人群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特殊的村庄就是“大芬油画村”,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个小村庄并不了解,它曾经的面积非常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只有0.4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农村人耕种的600亩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国际知名的油画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相关数据显示,大芬村每年生产和销售的油画数量达到百万张,年出口创汇更是高达3千多万元。

这个小村庄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一群特殊的画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自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村创业之后,吸引了8千名从农村“远道而来”的画工聚集在这里。

别看这些画工都是来自农村,但他们的实力却非常强大,真正诠释了“高手在民间”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画商黄江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些画工手工复制了数十万张世界名画,平均每半小时就能制作出一幅。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复制品竟然能够卖出“天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誉为“中国梵高”的赵小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大芬村的标志性人物,他二十多年来一直以临摹梵高的作品为生,曾经赵小勇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临摹出了梵高的《向日葵》,因此获得了“中国梵高”的称号。

他的作品价格也从最初的几百元飙升到了后来的上万元,可以说他至少拥有千万身家。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赵小勇一定是科班出身,拥有深厚的绘画基础,但实际上,他最初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而且第一年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位农村青年是如何与梵高的作品结下不解之缘的呢?他是如何从画工成长为艺术家的?他是如何实现“逆风翻盘”的呢?

中国“梵高”

赵小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从小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过得还算幸福。

他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天生就喜欢画画,赵小勇对绘画的热爱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谈到赵小勇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人就是他的二哥,正是因为二哥从小就喜欢画画,赵小勇才有机会接触到绘画。

那时候,二哥在画画,小赵小勇就站在旁边观看。

1987年,年仅15岁的赵小勇初中毕业后,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他去了深圳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藤篮厂给树脂人物上色,后来又去了一家陶瓷工艺品厂工作。

尽管每月的工资很少,但赵小勇还是很满足,因为那时候普通工人的工资也只有600元,而他的工资却是普通工人的两倍。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小勇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湖南老乡告诉赵小勇,他的哥哥在大芬村画画。

就这样,赵小勇第一次来到了大芬村,他用“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正是这次经历,让赵小勇决定去大芬村学习油画,这一去就是很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到大芬村的时候,生活非常艰苦,每月房租要200元,尽管他是和老乡合租,但也要分担100元。

房租不便宜,而且房子条件也不好,两个人挤在一个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虽然赵小勇出师后搬了出去,但他的处境依然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之内,赵小勇一幅画都没有卖出去,后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他向老乡借了钱。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农村青年,后来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小勇是什么时候开始画梵高的作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是在1997年,那时候,他废寝忘食地临摹梵高的画作,《向日葵》、《咖啡馆》、《星空》……一幅幅作品在他的手中诞生,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画了上百幅。

画作完成后,下一步就是销售,但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绘画不同于其他工作,只有你的画作非常出色,别人才可能给你高价。一个只有初中文凭,还是“半路出家”的画工,别人怎么可能愿意买你的画呢?

果然,刚开始赵小勇背着自己的画去当地画廊推销,但结果并不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还是一位香港画商看到他确实不容易,所以收下了赵小勇临摹的两幅画作。

但那时的他并没有想到,那两幅卖出去的画给他带来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后来他才意识到,原来收下自己画作的是一个做大生意的香港商人,正是在他的帮助下,赵小勇“火出了国”!

随着他的名声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来找他买画,从而使他赚得盆满钵满。

那么,后来的赵小勇怎么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临摹走向原创

需要注意的是,赵小勇虽然花了20多年时间临摹梵高的杰作,但他只亲眼看过梵高的真迹一次。

然而,正是那一次,让赵小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那是2014年的一天,赵小勇在《中国梵高》导演的陪同下,来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梵高博物馆,他得以亲眼看到了自己临摹过无数次的《星空》、《咖啡馆》、《梵高自画像》,看到那些真迹,赵小勇流下了眼泪,忍不住自言自语:“还是不一样,颜色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决定转型走原创之路,虽然他知道这将非常困难,但赵小勇认为这是他必须做到的事情。

那么,现在的他做到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8月,有博主亲自前往大芬村,让我们了解到了赵小勇的现状。

当博主走进赵小勇的工作室,我们可以看到墙上挂满了梵高的作品,但这次似乎有所不同,他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星空》。

赵小勇终于成为了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赵小勇只是大芬村的一个缩影。

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赵小勇”在大芬村涌现,他们拥有自己的原创作品,画工们自由地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连梵高自己也没有想到,百年后,会有这么多的“知音”与他进行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

对于这个神奇的大芬村,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畅所欲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信息来源包括:1.百度百科——《中国梵高》,赵小勇;2.《“中国梵高”背后:第一油画村的艰难转型》上观新闻,2023年4月3日发布;3.《深圳大芬村:向往的生活,深圳艺术村Citywalk》深圳晚报,2023年8月18日发布;4.《“中国梵高”回到大芬村:画工成画师,解码大芬油画村升级之路》深圳晚报,2023年6月6日发布;5.《“中国梵高”赵小勇:要办全球首场“梵高临摹展”》读创(深圳商报)-广州日报,2021年2月26日发布;6.《“中国梵高”临摹梵高10万幅 画价从130元涨到1.2万》央视网-广州日报,2017年6月7日发布。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细节可能经过润色,请读者理性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