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说:“小天才手表快把当代父母逼疯了!”

怎么个疯法呢?

有家长发现,当自己和孩子用小天才手表APP对话时,某些不文明用语会被系统强制和谐。

“打死你”、“打断你腿”这类粗俗表达通通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骂孩子是猪,也会被系统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发语音口吐芬芳,结果被娃反手举报,封禁24小时。

还有人说了个“屁”字,立马被APP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天才”的世界里,你只有心平气和地遣词造句,含情脉脉地表词达意,信息才能畅通无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造绿色文明的家庭环境本来是件好事,可这款儿童手表对家庭文明几近偏执的追求,也为用户带来了一些有趣的烦恼。

比如,一位家长叫孩子晚上做作业,结果发现“晚上做呗”四个字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醒孩子出门“带雨伞”,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孩子拿外卖前穿好裤子,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孩子火车站“大不大”,还是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不让说,那也不让说,可不是得把家长整破防吗……

看到小天才手用严格的屏蔽词系统守护孩子的童年,好多爸妈开始反思自己和下一代的沟通方式。

尽管他们天天教育自家孩子要做文明少年,可率先在家里飚粗话爆粗口的往往是他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不说生活中的见闻。

随便翻翻社交媒体,我们都能看到一大堆家长凶孩子的视频:

有的老母亲在家训孩子,不仅把娃吓得直哆嗦,还把家里的狗吓得瑟瑟发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老父亲在辅导功课时面目狰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四肢和音量也渐渐跟着失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出于直觉认为,凶一点才能震慑孩子。

孩子会因为畏惧,变得更加听话。

可心理学专家早就告诉过我们无数遍:咆哮式育儿除了能发泄情绪外,一无是处。

大吼大叫不仅教不好孩子,还会在他们心里投下浓重的阴霾。

曾经有位网友写帖子吐槽父母,她说:

“小时候,我经常被爸妈的怒吼吓到。即便离开原生家庭,这种童年阴影也一直存在。 在学校里,哪怕是公司里,我总是很弱势。 只要别人大声说话,我就不敢吭声,不敢反击,也不敢捍卫自己的权益。”

后来,她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才慢慢改变这种心理状态。

幸运的孩子,能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只能用一生去疗愈童年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常刷社会新闻,一定会发现,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孩子报警“抓”爸妈的奇闻。

比如下面这个12岁的小女孩,就因为妈妈骂她,打110求助。

面对警察蜀黍,她哭诉到:

“爸妈只要心情不好就冲我发火,一家人都骂我……”

为了对付妈妈,她甚至专门买了本《民法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似的例子还有好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乐观地想,这说明校园普法卓有成效,小朋友们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了。

可悲观地看,这种现象侧面反映出好多家长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爱子需深,教子需严。”

小辈犯错,长辈当然应该严格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矫正行为。

可严格管教并不等于简单粗暴的责骂和任性为之的磋磨。

某些极端的管教方式,连成年人都不忍卒闻,更别提孩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学者格雷格·卢金诺夫曾经写过一本书,叫作《娇惯的心灵》。

书里,他分析了美国青少年焦虑症抑郁症多发、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给出的解释是:

“我们的孩子既被过度的保护给坑了,又被过度的支配给害了。”

在校园里,孩子们被过度的保护着。

从小学时代开始,他们不能接触任何带有危险性的东西,甚至不可以在冬天触碰雪花。

因为摸到雪就可能团雪球打雪仗,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伤害事故。

接着,就会有一堆怒气冲冲的家长跑到学校里问责。

可另一边,在家庭里,孩子又被家长过度地监督和支配着。

“从学前班开始,他们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严格的安排和设计。 放学后不能自由玩耍,而是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同学。”

一旦他们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辜负了父母的殷切期待和辛苦培养,虎爸虎妈们又会在他们面前张牙舞爪。

仔细想想,这种矛盾的场景并不只存在于大洋彼岸。

我们这里不也有吗?

曾经全网群嘲的子涵爸爸、子涵妈妈不也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不允许孩子在校园里受到一丁点伤害,听到一丁点批评。

哪怕孩子腿上多了几个蚊子包,都要向班主任兴师问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与此同时,他们自己又会在孩子表现不及预期的时候,龇牙咧嘴,做出各种伤害小朋友幼小心灵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孩子视作附属品的家长们,往往对学校和老师过于苛求,对自己过于宽容。

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老师骂孩子是“校园暴力”,自己骂孩子是“想为TA好”。

仔细想想,这种双标挺可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生孩子不需要考试,但我们有必要认识到,当父母是一场终生的修行。

如果你不想让这场修行误入歧途,一定要好好打磨自己的心性。

面对古灵精怪的小孩子,成年人或许很难长期保持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姿态。

但至少可以从好好说话做起。

你想想,你对同事和老板都能虚与委蛇、笑脸相迎,为啥对自己的骨肉至亲反倒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呢?

最后再给宝爸宝妈们推荐一个控制情绪的方法:

1、及时分离:在对孩子暴怒之前,先换个地方让自己冷静下来;

2、及时制止:家属打骂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制止,不要加入混战,尽自己所能平复好两边的情绪;

3、及时记错:骂了孩子又后悔,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当时的懊悔心情,常常翻阅提醒自己引以为鉴。

这是育儿师教的方法。

我自己试过,照着做确实能减少凶孩子的概率。

推荐一下这个南京军供站做的唯一商品米,因为它们地址在虎踞路80号,所以米的名字就是虎踞路80号

这也是我们家一直在吃的大米,一位酷爱做煲仔饭的朋友说只用这大米做煲仔饭,做出来比外面餐厅好吃多了。

√ “石臼湖畔”自然孕育,无污染天然水流灌溉,精培“南粳46”优质稻米

√ 轮作休耕,一年只出一季稻,尊重土地的馈赠

√ “全国十佳J粮供应站”优中选优,专业监管,优选品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 每一粒都丰盈饱满,色泽透亮,米香四溢,口感香糯绵润,营养丰富,吃过必回购。

√ 不卖陈米,当年新收,非偏包邮到家

历时7个春秋,耕耘1季稻香,

孕育出这碗江苏“顶好吃的大米”

——【虎踞路八十号蘇米】

选种选的是名声在外的【南粳46】

名副其实的江苏大米经典款,

“金奖大米”获得者。

销售火爆,回购热烈,

吃过的人都说好。

推荐大家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