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传统文化的出版和传播重镇,中华书局要不遗余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的多元路径。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让新生代国人自小就浸润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应做的基础性工作。青少年强,则国家民族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深,则国家在世界文化激荡中脚跟站得就稳。为此,中华书局携手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在暑期推出特别活动——“‘少年中国’2024暑期传统文化加油站”,于每周三和周五进行“中华经典共读”系列活动,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把阅读传统经典、加强文化素养同自身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结合起来。

本次暑期特别活动,依托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通识”系列丛书,结合青少年成长学习中必知应会的中华经典知识,由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的编辑进行领读。活动于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活动地点如下:

线上直播

中华经典共读会(群二维码);

线下地点

周三,中国出版蓝桥园区·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会议室;

周五,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一楼

期待你的加入!

报名通道

1. 上海书城(周五晚):

扫码即可报名参加活动

上海书城活动报名二维码

( 识别二维码报名首场共读活动,后续场次陆续开放报名。)

2.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周三晚):

7月活动报名

8月活动报名

精彩活动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荐图书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治通鉴》被称为帝王的教科书和读书人的“不可不读之书”,其中记载自战国至五代1362年的历史兴衰经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也是中国人修身齐家、管理治理的指导之道。了解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必须要了解《资治通鉴》。

本书作者张国刚教授立足“通识”,以贯通古今的宏阔视野、积淀四十余年的学术研究和六十余年知人阅世的体悟,以“大家小书”讲透《资治通鉴》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为何编撰这部书、其架构如何、精华内容是什么、历史上的评价有哪些、《通鉴》大家族是如何组成的、其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影响有哪些,深入浅出,一气呵成,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在体验阅读的酣畅淋漓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中华文化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是中国人传统价值观的主要源泉。然而关于四书内容以及四书形成的缘由,为什么朱熹以后四书能享受如此尊荣,甚至于地位不亚于五经,这些问题非深入其中、精研有得者,不足以解答。郭齐勇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儒学研究专家。本书是他多年来讲解和研究四书的结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四书的合适门径。

本书从“今天我们为何要读四书”讲起,阐述四书的意义、四书形成的缘由、朱熹诠释的特点以及四书的学问性质。正文按照朱熹倡导的阅读步骤,依次对《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进行导读。结语部分讨论了四书与“四书学”的沿革及其现代意义。读此一书,便可对四书的内容体系有完整而有机的认知,从而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常常令后人神往不已,人们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名士们的故事。这本关于《世说新语》的“通识”,不止讲这些趣味盎然流传千载的故事,更通过对《世说新语》一书来龙去脉的爬梳,讲作者编纂故事和设置门类的巧思;不止讲魏晋风度,更进一步揭示《世说新语》所隐含的魏晋时代精神和重大议题;不止讲名士风流,更描绘了一幅魏晋名士的全景图卷。从而引领读者真正进入《世说新语》的世界,构建阅读《世说新语》的知识骨架,亲身融入鲜活的魏晋文化,捕捉名士们早已逝去的流风遗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然而,“当代青年十大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红楼梦》名列榜首。如何消弭这一悖论?

本书是当代名家讲解《红楼梦》的通识之作,将真知灼见寓于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的文字中。作者贴近青年读者,以深厚的学识、细节的描摹、精妙的分析,讲述《红楼梦》的思想与艺术、版本与价值、作者家族、续写与再创造、跨文化传播、“红学”队伍,让读者一书在手即可读通悟透《红楼梦》。作者深刻地揭示出《红楼梦》如何通过小说方式回应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危机:当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礼仪日渐虚假时,怎样通过真情的充实或者重构,重新建立起适宜的人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名震寰宇的古典文学名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无疑,《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是让人感到熟悉的。不过,《西游记》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其民间文学的特点,不容易读通读透。

本书是《西游记》研究名家竺洪波教授的最新力作,融入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讲授经验,在所叙内容上力求新鲜有趣,文风流畅清丽。本书先解释《西游记》为什么会成为不朽的经典,然后从神话世界、文化宝典、艺术精神和文学畅想四个方面揭示《西游记》的恒久魅力,最后讲述《西游记》的作者和版本问题,并提出整本阅读《西游记》的方法,为了解《西游记》及其文化意蕴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认知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而《庄子》是道家的根本典籍之一,了解《庄子》这部经典,才能对道家思想乃至中国文化精神获得初步的认识。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庄子》原典并进而理解庄子思想,有着一定的门槛和难度,这就需要一位合适的导读者。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研究《庄子》和道家文学数十年,已经出版关于《庄子》的书籍多种。这部《〈庄子〉通识》,作者更加有的放矢,针对有志于了解并阅读《庄子》的读者,既讲《庄子》这部书,也讲庄子思想的源流,更有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引领读者在《庄子》的世界中逍遥,在中国文化的海洋中遨游。

主讲人简介(按共读活动时序排列)

贾雪飞

中华书局编审,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阎海文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董洪波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黄飞立

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吴艳红

中华书局副编审,中华书局上海聚珍编辑

中华经典通识简介

“中华经典通识”是一套由当代全国名校专家学者引导大众了解传统经典、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原创全彩图文“大家小书”。丛书拟出版50种,为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

丛书由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主编,各书作者或是该领域的学术泰斗,或是卓有建树的一线学者。丛书宗旨立足大众,致力于把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融于对每一部经典的讲解之中,不仅梳理经典对中国文化、世界文明的影响,更传授“真知”与“智慧”;写作上,力求言必有据,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将学术成果变为公共知识,将传统经典变成国人通识。

目前已经出版三辑15种图书。第一辑五种分别为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所著:张国刚著《〈资治通鉴〉通识》,郭永秉著《〈老子〉通识》,陈引驰著《〈庄子〉通识》,竺洪波著《〈西游记〉通识》,詹丹著《〈红楼梦〉通识》。

第二辑五种作者为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的学者:王振复著《〈周易〉通识》,王家葵著《〈本草纲目〉通识》,刘强著《〈世说新语〉通识》,许蔚著《〈三国演义〉通识》,周兴陆著《〈唐诗三百首〉通识》。

第三辑五种,著者分别为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教授:郭齐勇著《四书通识》,尹世尤著《〈孙子兵法〉通识》,沈海波著《〈山海经〉通识》,刘鹏著《〈黄帝内经〉通识》,吴兆路、高红豪著《〈水浒传〉通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