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委和宁波市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助力提高乡村人口素质,赋能“三支队伍”建设,6月开始,宁波市委网信办携各区(县、市)委网信办联手央广网组织开展2024年乡村数字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邀请高校教授、技术专家、宁波本土新农人等走进宁波特色乡村聚焦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需求,大力培育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创意、新风貌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深入挖掘技能改变命运、技能铸造成就的现代“新农人”典型案例,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讲好“新农人”故事,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网信力量。

“嗨,欢迎老铁们来到直播间,这是我最新的作品‘飘’,等它长到半米长、一米长的时候,开花的时候会特别震撼,像瀑布一样……”近日,在宁波北仑柴桥万景杜鹃良种园,“花二代”沃科军一边熟练地调整着杜鹃盆景上的铝丝,一边毫无保留地和粉丝们分享杜鹃盆景养护的方法,还时不时邀请粉丝来基地实地观赏杜鹃花艺。

半小时的直播时间里,沃科军在主播和花农之间切换自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科军在直播间做盆景直播(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北仑柴桥被称为“中国杜鹃花之乡”,沃科军的父亲是当地出名的种花能手。大学毕业后,沃科军从父辈手上接过了万景杜鹃良种园,他很快发现,花木产业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要让产品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沃科军先从培育杜鹃花的新品种入手。“培育新品种,难点在于它时间周期比较长,要进行大量筛选,也需要有资金的支撑。”沃科军坦言,“但是从长远来看,如果你坚持做新品,就算做100年,我估计也淘汰不了。”十余年来,他培育的新品种已有上千个,其中30余个已经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他还被评为首批市级“乡村工匠”。

新品种如何变现?投入新品种研发的资金如何收回,实现基地投入与营收的良性循环?这两年,爱赶潮流的沃科军成了一位主播。

“自从用上了直播后,连销售的门店都省了。”说起直播,沃科军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利好赞不绝口。尝到了直播带货带来的甜头,沃科军通过手机镜头带着粉丝“逛”遍了基地的角角落落。“去年通过直播带来的销售额有40万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科军在种质资源库介绍新品种(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拓宽了销路的同时,花卉的营销方向也有了转变。沃科军在直播中分析杜鹃花的咨询量,紧抓市场流行趋势——偏向于私人定制的杜鹃花盆景越来越受到当下消费者的追捧,经过造型的盆景售价可达上千元,比普通盆景高了近十倍。

他积极调整花木产品结构,转型进军微型盆景市场。“我们家的花色是独一无二的,这个造型也只有我们家有……”在沃科军眼中,每一盆杜鹃都是一件作品,造型后的杜鹃花是“精品”也是“艺术品”。在直播中收获粉丝的喜欢,总是让他很有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沃科军在苗木大棚用手机做直播(央广网记者 俞烨 摄)

如今,在花乡柴桥大地上,花农们纷纷也玩起了“直播”,为花木代言。直播带来了理念的转型、优秀人才的回流,助力花木产业爬坡过坎,“美丽”转型。

“今年,我报名了街道组织的直播培训班,想再提升一下。”沃科军说,“希望让杜鹃走进千家万户。”

策划:沃远飞

统筹:陈金莲

采制:张雯雯 俞烨

鸣谢:宁波市委网信办 北仑区委网信办 北仑区柴桥街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