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古树做好保护支架。李霞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古树提供营养液。李霞供图

小心翼翼挖掉树干洞口腐烂的部分,投放杀虫剂,再用补漏剂填充整个洞口,最后抹平至跟树干其他部位并无异样。6月25日,广元市利州区天曌山国有林场护林员赵思孔和队友走进幽深林间,对犯有腐烂病的古树“武家柏”进行清理治疗。

“树干腐烂,如果没有及时治理,就会无限蔓延,最终导致枝干坏死。”赵思孔边修补洞口边介绍。夏季是树木生长的季节,除了修补树干,他们还给每株古树挂上营养袋,喷洒杀虫剂,让古树健康茁壮成长。

像眼前这样的“武家柏”,在天曌山国家森林公园梵天寺前共有3株,株高约30米、冠幅约10米、胸径约5米,双臂合抱不拢,它们是具有重要保护和观赏价值的古柏,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武家柏”能完好保留至今,离不开一代代勤劳且无私奉献的古树“守护人”,赵思孔就是其中一位。自1996年退伍安置到利州区天曌山国有林场以来,赵思孔就一直担任着“武家柏”的守护人。

“望闻问切” 古树养护管理有妙方

“大家收拾好没?赶紧上山咯!”换上巡山服,提上操作工具箱,挎上一壶水,每天清晨,赵思孔便招呼着队友出门巡山。

“古树管护责任大、任务重。”赵思孔对3株古柏“时时放心不下”,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专业知识匮乏导致3位“长者”身体不适,因此,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前往“探访”。

赵思孔总结了一套古树巡护方法——“望闻问切”法。望,就是看古树的叶子、枝丫有没有发黄,是否残缺,判断有没有病虫害;闻,就是通过嗅觉判断树的空洞是否有异味,是否出现了腐烂;问,就是寻根问源头,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切,就是立即开出药方,消除病状。

赵思孔坚持每天到古树前巡视,用这个方法,常年为古树防病治虫、修枝复壮、清理杂物、安装防护设施等,呵护古树健康生长。

科普宣传 让古树保护知识进万家

多年来,赵思孔利用寒暑假、春游、秋游等学生集中活动时间,坚持在“武家柏”前举办名木古树科普宣传小课堂,为学生们讲解“武家柏”的故事和保护名木古树的知识。

此外,他还经常带队深入林场和周边村落社区,通过发放名木古树资料和与群众座谈等方式,宣传名木古树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让名木古树保护知识深入千家万户,打通名木古树保护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武家柏’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不可再生的‘活文物’‘活化石’‘活档案’和自然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生态价值。保护好‘武家柏’,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自然生态,意义重大而深远。”赵思孔说。

初心不改 守护古柏28年

工作在山上,生活也在山上。在远离人烟的深山,一把镰刀、一只水壶、一部望远镜、一部装有“两山卫士”的手机,就是赵思孔巡山的全部装备。

每次巡山都要走十几公里山路,脸和手被树枝划伤,是常有的事情。如何快速识别古树是否健康,考验的是护林员的专业水平和眼力。

赵思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护着“武家柏”,用勤劳与汗水书写利州青山绿水的华丽篇章。“28年来,我每天都要对古树进行巡护,从以前什么也不懂的青年,成长为现在古树保护的行家里手,与其说是我在保护古树,不如说古树是一位安静的老者,不仅教会我专业技能,也默默地教导我人生的智慧。”赵思孔说。(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