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明天就是6·26国际禁毒日。禁毒战线非常特殊,既有坚守一线帮助瘾君子戒毒的志愿者,也有连照片都无法露正脸的一线缉毒民警,站在光里的和无法站在光里的,他们同样坚守一样可敬,我们从中寻找代表,采写故事。

一晃6年过去了,阿伟(化名)的生意越做越大,今年又承接了几个大项目,赚了不少。

让他更可喜的是,温柔体贴的妻子刚刚为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样的生活,换成6年前的阿伟,想都不敢想。彼时的他是一名有5年吸毒史的瘾君子,多次复吸,还因吸毒、赌博欠下一屁股债,甚至连亲生父母都打算放弃他。

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曾经的中学老师拉了他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杨云寒 摄)

这位老师叫庄月林,浙江安吉县人大代表,教书育人40余年。2018年退休后,在家乡安吉县报福镇成立了家圆融冰工作室,6年来已帮助120余名吸毒人员脱毒、戒毒,回归家庭和社会。

阿伟是庄老师帮扶的第一批学员。

又一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阿伟再次来到工作室,只为了再向他的“恩师”道一声谢。

派出所偶见一份涉毒名单,老师坚定了余生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 杨云寒 摄)

工作室位于报福镇人大联络站3楼,四周都是居民安置点。进门可见一条大约4米长的走廊,墙上有宣传栏,介绍毒品的危害。沿着走廊往里,是一间布局紧凑的谈心室。

6年来,庄老师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办公。

说起来,他在2018年4月发起成立家圆融冰工作室,源于一个意外的决定。

“我们报福镇是安吉的山区,不是什么大城市,以前一直觉得,毒品离我们小地方很遥远。”那年年初,即将年满60岁的庄老师正计划着退休后的生活。

一次去派出所办事的经历,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他偶然见到一份涉毒人员名单,立时挪不开眼——名单上有不少他熟悉的名字。

“很多是我教过的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小孩,我一直记得他们曾经天真、活泼、可爱的模样,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庄老师失眠了好几个晚上,最终作出一个决定:要用余生去挽救这些因毒品迷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月林 记者 杨云寒 摄)

“首先,我是土生土长的报福人,应该为家乡发挥余热;其次,我作为他们曾经的师长,有责任引导他们重回正途;而且我还是浙江省第一批心理辅导持证老师,也有这个能力……”

妻子女儿“炸了”。她们觉得,老庄你都已经退休了,就该好好安享晚年,“况且,整天和涉毒人员打交道,不怕吗?万一被打击报复怎么办?”

庄老师的答复是:“他们是我的学生,不是无恶不作的人,需要我。”

家人拗不过他,只能让他放手去做。

工作室成立后,他确定了首批23个帮扶对象,全是他曾经的学生,其中就有阿伟。

对于阿伟,庄老师印象蛮深的:上学时成绩虽然一般,但对长辈很尊重,品性不坏。只是初中毕业后去县城打工,交友不慎才沾了毒品,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2018年,阿伟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是庄老师送回家的。

不想,吃了“闭门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老师与工作人员在家访 安吉家圆融冰工作室供图)

“庄老师,我们都放弃了,你就没必要再管他了吧?还是让派出所把他抓起来,永远不要再放出来。”阿伟父母满腹牢骚。

不管怎么行?

庄老师隐隐觉得,阿伟走上歧途,家长可能有一定责任。

于是,他反复上门沟通,尝试着帮阿伟父母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你们还记得他刚出生时,你们为人父母的喜悦吗?还记得第一次送他上学时的期盼吗?还记得他第一次进入叛逆期后,你们的无奈吗?

如此,阿伟父母慢慢意识到自身教育的失误,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

于是,他又见缝插针地传授起亲子沟通技巧。

“庄老师,谢谢您,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阿伟父母最终解开了心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老师与吸毒人员谈心 安吉家圆融冰工作室供图)

在庄老师出谋划策和家人支持下,阿伟学了厨艺,在村里开了一间早餐店,赚了人生第一桶金。不仅债还清了,生活也回到正轨。

“看到他重新被家里接纳,找到人生方向,我知道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回家’。”庄老师特别欣慰。

融化“心墙”,戒毒人员回家看到“新房”嚎啕大哭

同阿伟一样,很多吸毒人员戒毒后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被家庭重新接纳——与家人产生隔阂,处理不好就有复吸的可能。

庄老师说,他能做的是让这些迷途的孩子真正感受家庭的温馨。

小丽(化名)因父母感情不和,从小缺乏管教,高中时因吸毒辍学。庄老师将小丽列为帮扶对象时,她正在强制戒毒。

“任何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她是你们的孩子!”庄老师提前到小丽家走访,还教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这些话,以后千万别在孩子面前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吉家圆融冰工作室供图)

小丽父母都是庄老师曾经的学生。

临走时,庄老师建议他们按照小丽的喜好,重新装修孩子的房间,作为“回归礼”。

当小丽戒毒期满回家,看见全新装修的房间,一下扑进妈妈怀里嚎啕大哭。

这一刻,“心墙”融化了。

后来,庄老师还给小丽介绍工作,鼓励她去成人高中学习。小丽由此找回人生,去年还组建了家庭。

“庄老师对待每位吸毒人员,就像自己孩子一样。” 报福镇禁毒办主任严京梁和记者说了很多庄老师的故事,捐钱给戒毒人员看病,帮他们协调低保,有人就业出现问题,出谋划策。“只要他们有需要,庄老师随时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吉家圆融冰工作室供图)

阿伟对一件事印象颇深。

得知阿伟创业成功后,庄老师把他约到工作室,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谈话,像个老父亲一样耐心地听取阿伟对每笔收入的规划,不时提出建议,“他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体面的人。”

镇里吸毒人员断崖式下降,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

眼下,报福镇每年吸毒人员增长人数实现断崖式下降,从原先每年新增20多人,降为去年的1人,且5年内无一人复吸;所有被帮扶的吸毒人员均找到了稳定的工作,70%的人员还组建了家庭。这组数据背后,庄老师和工作室起了大作用。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加入禁毒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夕阳红”帮教团队在开展帮教 安吉家圆融冰工作室供图)

2020年,庄老师发动60名热心退休村干部和乡贤,组建的“夕阳红”帮教团队。每一位老年志愿者都与一名涉毒青年结对,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覆盖了全镇10个行政村。

“毒品这几年一直在迭代升级,更具有迷惑性,事后帮教,远不如提前预防更有效。”如今,庄老师和工作室成员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了预防教育。

近两年,他和团队成员先后编写了两本禁毒宣传教育读本,面向全镇适龄青年科普各种毒品的危害。其中,去年编写的最新版读本附上多个二维码,扫码可以观看禁毒宣传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室编写的禁毒宣传教育读本 记者 杨云寒 摄)

“夕阳红”帮教团队们也用各种方式开展禁毒宣传,让孩子们远离毒品。

67岁的许星潮是景溪村原村委会主任,每年都会统计村里14-17岁年龄段的孩子名单,对照着名单,逐家逐户上门开展预防教育。

当过妇女主任的石岭村老干部郭美姣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每当村里年轻夫妻发生矛盾,总是会第一时间介入调解,从而降低孩子走上犯罪吸毒道路的概率。

去年,阿伟结婚了,庄老师是证婚人。

“这是我恩师,我今天所取得的成功,都是他的功劳。”婚礼上,阿伟这样向宾客介绍。

看着阿伟和新娘的幸福模样,庄老师笑得开心。

在他看来,禁毒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工作,永远没有止境。“每当看到这些迷途青年们的回归,看到这些家庭的和睦,看到家长们发至内心深处的微笑,我就感到很欣慰,这说明我的付出都值得。”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蒋一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