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洞,这座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东南侧的天然溶洞,以其形若苍穹的洞口和洞内奇幻壮丽的景象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洞口上方,刻有民国时期甘宁青检察使高一涵所书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等大字,为这座神秘的洞穴增添了几分历史与文化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洞内,游客首先会被一个高大宽敞的大厅所震撼,这便是第一景区——月宫。在这里,形如卧兽的巨石与形似满月的透光石洞相映成趣,形成了“犀牛望月”的奇特景象,仿佛是在审视着每一位进入的游客。而洞内的钟乳石更是千奇百怪,光辉夺目,或如旭日初升,或似晓月当空,或若云霞缭绕,或恰似仙草摇曳。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一个奇珍异宝、花海果山、怪禽稀兽、五谷丰登的奇幻世界,真正是万象竞秀,名为“万象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游客的深入探索,美景层出不穷。那由无数石幔组成的石帘自空垂下,宛如一幅壮观的瀑布,重重敲击时,更是迸发出雷鸣般的巨响。而那五根宛如白玉雕就的石柱,俊秀挺拔,直指天穹,名为“五岳朝天”,令人叹为观止。还有那些从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地上茁生出来的石笋,垂直相接,相距不到0.3米,形成了“天地交泰”的奇妙景象,俗称“天针对地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象洞作为陇南市知名的溶洞旅游区,洞内石花造型各异,加上灯光的辅助,使得整个景色更加奇幻迷人。洞内还有小溪潺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而万象洞恒温14度的特点也使得这里四季游玩皆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洞内已经开发了日宫、月宫和天宫三个区域,开放区域的长度约有4公里。洞内的宽广处高达几十米,而窄处则仅能通过一人爬行而过。洞内的石笋、石柱、石花等形态各异,景色奇幻壮观。洞厅宏伟壮观,分布有多期坍塌形成的堆积物,种类齐全,形态优美奇特。整个洞穴宛如一个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因此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象洞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而且在我国西北地区也是规模最大、景致最佳、艺术价值最高的天然溶洞之一。它与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等名洞相媲美,既具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灵秀,是中国四大名洞之一。而洞内洞中有洞、乳石遍布、森列多姿的特点更是使得这座洞穴宛如一个包罗万象的阆苑仙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象洞原名仙人洞、五仙洞,相传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炼而得名。这座洞穴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开成于千万年至三亿年前。洞内深不可测,是我国目前开发的最大的地下天然艺术宫殿之一。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已经开发的11个景区中共有120多个较大景观,依形象排为月宫、天宫、龙宫三大洞天。步入洞中,步移景异,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南北朝时期至今,万象洞内留下了历代名人的墨迹和石碑,共有一百多方,诗词题刻768首。其中民国时期陕、甘、青检察使高一涵在洞中所题的“别有洞天”和赵朴初题写的“万象洞”更是引人注目。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这座洞穴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万象洞还因其独特的科学价值而备受关注。作为喀斯特地貌早期发展的喀斯特洞穴景观之一,它在中国非常罕见。它不仅填补了喀斯特洞穴从萌芽发展到形成和演变的空白,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特别是万象洞的“老洞”与“新洞”之间年龄相差2亿岁的奇妙现象更是震惊了当今科学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陇南武都区并没有将这座美妙的洞穴视为卖点来大肆宣传。门票价格仍然保持原价,而新洞穴则相当于“赠送”给游客。这是因为新洞穴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保护因此仅仅开发了100多米的景观供游客参观。这样的做法既保护了洞内的自然景观又让游客能够领略到万象洞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