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行业的“卷”成了高频词,“内卷”和对内卷的非议甚至声讨,引爆舆论,成为舆论焦点。一些行业高管,权威专家,甚至资深媒体人,都通过自己犀利的言辞,为“卷”赋予了灰暗的贬义色彩,把率先降价的企业归于掀起内卷狂潮的罪魁祸首,把跟进降价的归于为“内卷”推波助澜的帮凶。仿佛行业内出现“内卷”现象,就是这些企业造成的,没有他们的降价行为,汽车行业就不会这么“卷”。更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降价减配等行为,归罪于“内卷”。

对此,晓程深不以为然。

内卷是什么?

“卷”也好,“内卷”也罢,其大意和深意,无非是竞争。

对,卷,内卷,就是竞争。是激烈的竞争,是各种竞争状态,竞争行为,竞争现象的概括。

而竞争,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只要这个市场存在两个以上的经营者或企业,就会有竞争。至于竞争是激烈,还是惨烈,还是残酷,都是竞争的具体形态和必然结果,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你不想竞争,竞争就不会到来,不是你反对竞争,竞争就会戛然而止。

但,内卷要有度,竞争要有序,不正当竞争,是与正常的市场竞争相伴而生的,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降价减配,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是放开市场之后就有的。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为任何企业家和有良心的经营者所不齿,是收到法律法规禁止和规范,是始终受到消费者反对的。竞争越激烈,越残酷,不正当竞争现象就越多,程度就越严重。这些违法犯罪行为,都是法律调整的范围。你不能因为竞争带来了不正当竞争,就反对竞争,取消竞争。你不能因为“内卷”带来了竞相压价,恶性竞争,你就反对内卷。

反对竞争,取消竞争,就必须取消市场,取消市场经济。而这显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有人反对内卷,声讨内卷呢?

因为,内卷,作为更激烈竞争、涉及到更细微的市场经营细节的竞争行为,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展示得毫发毕现,让一些人望而生畏,也的确引发了更多的不正当竞争。但反对恶性竞争,不能连正常的竞争也不要了,也取消了。

现在就是,有些人不管正常的内卷,合理的内卷,还是恶性的内卷,不正当的内卷,都一概反对,言辞声讨。将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一律归罪于竞争本身,归罪于“内卷”。

很显然,正常的竞争,自然的内卷,不能取消。

至于竞争残酷到成本降无可降,利润持续下滑,产品库存积压,没办法,市场不相信眼泪,你害怕,没有用,你恐惧,无意义,你声讨,反对,也无法改变竞争的残酷性。

害怕竞争,恐惧竞争,那是因为你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你的层级已经出现了开始下移的端倪,你长期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胁,风光不再。这的确很可怕。我一直都是霸主,忽然让我移位,让我腾出地方,我怎么能够接受?这个改变很大,看上去不公平。但市场从来都是优胜参数图片)劣汰,能者上,庸者下,强者进,弱者出。这是有市场经济以来,谁都无法逃避的铁律,怎么到你这里,这铁律就得改变了呢?

恐惧内卷,就是恐惧竞争;反对和声讨内卷,就是想缓和过于激烈的竞争,恨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躺平,自己一骑绝尘,遥遥领先。无论东方西方,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恐惧竞争,就是技不如人,担心更多的人超过自己,被更多人取而代之。这是对失去市场地位的恐惧,对自身因为别人实力变强而自身实力相应变弱的恐惧,对前途未卜,生存无着的担忧。

法律范围之内的正常内卷,尽管让有些人无奈,但,其何罪之有?

内卷,竞争,价格低了,产品好了,技术精了,车型更耐用了,这是消费者的福音。

真正的市场弄潮儿,就是勇向涛头立,勇于挑战,参与竞争,积极竞争,用自己逐渐变得强大的实力,去做竞争的领头羊,做内卷的胜利者,而不是像个怨妇,整天抱怨,竞争太激烈了,太残酷了,利润少了,库存多了,生存难了。

至于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国家有法管着呢,公民可以举报,起诉,诸如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的恶劣损招,不是已经有很多被处罚的么?法治国家,这些恶性最终将无处遁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大浪淘沙,竞争的潮流滚滚向前,怨妇级别的抱怨,在这大潮面前,无异于蚍蜉撼树。更残酷的竞争,还在前面等着呢。

不想内卷,只能被淘汰。

只有像比亚迪,正确面对内卷,勇敢参与竞争,依规守法经营,才无愧于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才会鲜花满途,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