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联系着千家万户,是城市的“神经末梢”。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下,如何赋能基层治理?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将“智慧”注入到社区的建设中,既为城市发展增效减负,也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满足感。

走进招宝山街道白龙社区数字驾驶舱,在大物业数据平台这个巨型数字屏幕上,业主户数、维修工单数据等信息被按序排列,一目了然。此外,在智慧城管监控平台上还显示有社区公共空间的24小时监控,“这种不间断巡查的方式,可有效实现占道经营、违法建设、噪音扰民等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置。”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借助智慧城管监控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人机隔空喊话等方式开展非接触式执法,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精准执法,确保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物业数据平台界面(招宝山街道供图)

其实,这只是招宝山街道以智慧化手段建设社区的“冰山一角”。作为拥有全区最大体量老旧小区的街道,要想依靠智慧赋能来消除老旧小区居民生活中的各种制约、瓶颈,还需要数字化平台和线下服务机构的专业加持。

“叔叔,您以后可以用‘镇享未来’微信小程序提前点餐了……”新三宝服务社工作人员陈丽庆正在手把手地教居民赵延林使用线上智慧系统进行订餐。衣食住行,构成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新三宝服务社创新举措,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推出线上智慧点餐系统,老人打开“镇享未来”微信小程序,在“心服务”一栏的“招宝山车轮食堂”模块完成用户注册后,就可以预订未来一周的中餐晚餐菜品。“同时我们按照中国营养协会‘居民膳食营养宝塔’的标准,从‘少油少盐少糖’等方面科学精准地为老人选餐提供建议,并全面征求大家在价格、菜品、配送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细化服务内容,保障饮食健康。”新三宝服务社主任郭旭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三宝服务社工作人员指导居民使用线上点餐系统(汤越 摄)

不只如此,老人们的养老生活也科技感十足。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打造了智慧康养体验中心,把数字化设备“请”到家里为老年人服务。智能床垫、应急呼叫设备、门磁感应器……当老人遇到危险状况或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时,这些智能设备就会自动报警。系统后台收到警报后,服务中心会第一时间联系老人和老人亲属,并派人直接赶往现场提供救助。

针对辖区高龄失智老人,社区则是为他们安装了安全守护“六件套”,包括应急呼叫设备、门磁感应器、智能床垫、可燃气体报警器、烟感报警器、漏水探测器等。其中,智能床垫还可以联网社区监测平台,实时反映老人的健康指标、生活状态。“我们通过推出一系列为老服务的智慧化手段,建立更多共享共用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总浦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薇说。

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新技术手段,招宝山街道的便民服务越来越智慧化,但这只是起步,而不是终点。“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数字招宝’小程序,整合‘学、育、助、养’等要素资源,打造供需服务零距离平台,集成式汇聚宝藏研学、芽宝优育等多元化服务,创新个性化需求与通用型资源的匹配链接模式,不断探索智慧化模式下的社区治理服务的新途径,构建更智能高效的人性化居住环境。”招宝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朱涵 罗梦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