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综合评价连续4年位居山东省第一档,2022年度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位居全省第一名,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3年达98.88%以上,2023年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36%和6.9%……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济宁市持续深耕平安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谋划推进平安济宁建设,在全市创新开展“九无”乡镇(街道)、村(社区)平安创建和校园、医院、寄递、工地等“九安”行业单位创建活动,切实把平安“底座”筑得更牢、“防线”织得更密。

2023年初,在全面评查验收的基础上,济宁市对工作措施实、创建成效好的120个村(社区)、22个乡镇(街道)、75个行业单位集中授牌推广,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分类创建”示范引领作用。

家住济宁市高新区柳行街道杨柳国际新城的周女士,对社区及时解决小区内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赞誉有加,没想到自己给网格员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办理了,最后的效果也超乎了预期。

群众的赞许得益于柳行街道按照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部署,打造了集“基层社会治理、智慧社区运维、综合便民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多功能网格化服务管理阵地,推动群众诉求第一时间收集掌握、第一时间流转分办、第一时间联动化解,形成高效闭环管理机制。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济宁市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将“和为贵”思想融入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打造贯穿市县乡村四级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全市14个县市区和功能区、156个镇街全部建立“和为贵”中心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6500个村居全部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做到群众诉求问题“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使问题隐患和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在基层解决,实现矛盾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不外溢。

目前,全市上下已建立网格10615个,配备网格员 10936人,下沉部门专业网格员30554名,实现了全市网格治理全覆盖,将网格治理服务工作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在端信之邦兖州的大街小巷,流动的闪烁肩灯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温暖,全区436个村社区夜巡队伍常态化开展动态巡逻,排查风险,化解隐患,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在任城、鱼台等县区,由村社区干部、平安志愿者、单位内保等人员组成的“红袖章”队伍,在辖区内不间断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开展法制宣传、参与矛盾调处,凝成一股股守护社会平安的群众力量。

济宁市从面上统筹指导,加强规范管理,各级各部门按照全市部署安排,主动结合本辖区、本领域实际,创新推出各具特色的“平安品牌”,实现平安济宁创建多向化延伸、多元化推进。

该市还充分发挥政法职能,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实施“5+N”法治护航工程,以实施5大行动为牵引落实22项惠企措施,致力打造全系统、全方位、全天候、全流程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建立市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发挥参与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方面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平安是民生的基石、是发展的保障。济宁市不断推动平安济宁建设取得新突破,让“平安之花”在孔孟之乡遍地绽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宋翠 马安娜 陈卓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