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这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先苦后甜”。

难道说,每个人都能做到先苦后甜吗?答案让人扎心。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先苦后甜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也许需要一辈子受苦。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芒万丈,有人一身锈。住高楼的人,占了小部分。在深沟的人,占了大部分。资源总是有限的,享受资源的人总是稀少的。

人类社会就是一个相互竞争、角逐的修罗场。谁实力强大,谁就能笑到最后,谁实力弱小,谁就会被强者吞噬。

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自己”就是这个道理。要想岁月静好,就只能调整好心态,尽量积累更多的资源和实力。

早年受苦,而中晚年享福的人,都有这些过人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谨小慎微,进退有度的人,能够笑到最后。

孔子提出过一个观点,慎始善终。人要谨慎地开始,然后妥善地结束。谨慎,不是一时的事儿,而是一辈子的事儿。

不少人一提到“谨慎”二字,都会特别不屑,认为过分谨慎,不懂得冒险,根本就赚不到大钱。

这种说法,放二十年前,我是同意的。但是,放今时今日,那就有失偏颇了。如今,不见得普通人过分冒险,就能赚到大钱。

对于毫无赚钱渠道的普通人来说,也许走错一步,就会满盘皆输,万劫不复。每个人都需要为了自身的疏忽,而付出代价。

随着内卷加剧,普通人的“容错率”越来越低,连失了业都有可能找不到下家,谁又能保证自己可以安稳一生,无灾无难呢?

千万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谨慎一点,未必能躲避灾祸,但不谨慎,就一定被大风大浪吞噬,命浅福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目标明确,赚钱有术的人,能够笑到最后

没有背景,也没有靠山的普通人,最主要的人生目标,就是“谋生”。唯有先谋生,才有资格谈及理想追求。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倘若不经历眼前的苟且,就肯定无法达到诗与远方。

实现诗与远方的前提,就是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有钱,才有资格谈及幸福。没钱,也许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普通人为什么赚不到钱?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很多无关紧要的东西吸引了。比如说,各种奶头乐(低质量的网络娱乐、短视频等等)的事物。

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他的注意力被无关紧要的东西吸引,那他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越活越迷茫,越活越空虚,越活越窘迫。

虽然说赚钱的渠道越来越少,但我们还是要思考赚钱的问题。没有钱,也许连养老都成问题。现实,始终是残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刚柔并济,厚黑并举的人,能够笑到最后。

所谓“太刚易折,太柔易废。”太刚硬了,这是走了极端,容易折断。太柔和了,这也是走了极端,容易被人欺负。

刚的时候,有一点柔;柔的时候,有一点刚。唯有刚柔并济,两者合一,才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王道。

你看老实人,为什么他们一辈子受苦?因为他们只有柔的一面,而没有刚的一面。别人看到你懦弱,不就来欺负你了吗?

狼吃羊,不是因为狼险恶,而是因为大自然存在“弱肉强食”的食物链规则。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谁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这都是客观、现实的。

老实人,不妨变得“厚黑”一点。脸皮厚一点,内心狠一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该出手时就出手。

厚黑,不一定是坏事。适度厚黑,对于老实人来说,也许是转危为安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了解人性,顺应人性的人,能够笑到最后。

这是一个由“人”构成的世界,注定“人性”是这个世界的基础。一切发生的事,都跟“人性”有关。

A弱小,B强大,别人就会鄙视A,而奉承B,这是“欺软怕硬”的人性;大家都是熟人,你过得好,那他就仇视你,这是“见不得人好”的人性;

别人忽悠,你就相信了,从而被人割了韭菜,这是“随波逐流”的人性;为了利益,大家都不择手段,尔虞我诈,这是“唯利是图”的人性。

上述谈到的,仅仅是人性的冰山一角。唯有多经历生活,多总结经验,我们才能看透最真实的人性,搞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

不搞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人就会活得糊涂,而糊涂虫,只有被人收割的命运,一辈子都凄凄惨惨,劳碌贫苦。

先了解人性,再顺应人性,最后拿捏人性。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吃得开,混得好,无往而不利。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