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年轻人买房入户进城就算了,居然还能让农民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予以补贴。

宅基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不少地方都推出鼓励退出、放弃农村宅基地,并城购房并予以政策扶持。

小孩读书,已经将老人子辈和孙辈户口迁到城市,这两年地产下行,不少地方打起了宅基地主意。

01.

江苏南通

在主城区买新房,给予购房款总额1.5%的奖补。自愿退出(放弃)农村宅基地进城购房的,给予一定额度的奖补,具体标准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

湖北鄂州

农村居民自愿退出宅基地,在指定区域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按退出的宅基地面积给予购房补贴,一次性缴交6个月的金额后,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安徽凤阳

自愿放弃宅基地安置并进城购房,放弃宅基地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购房奖励(与货币、房票安置、购房补贴不同时享受)。

那一年,还是那个凤阳,家庭联产承包一声惊雷,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时代的奇迹,30年以后却要用5万换宅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房票

相信以后这种扶持政策会发越来越多,宅基地才值5万,现在行情那么差吗,5万块钱的购房抵扣券和保时捷的500优惠券有区别吗?

其实推动农村进城安家,这些年不少三四线城市一直进行得如火如潮。最近两年,针对农民进城购房的政策频出,各地政府希望借此提振房产消费。

延吉、黄冈、潜山、泰州、茶陵县、敦煌市、德州等地也发布农民进城购房的奖补措施。有提出“房票”举措,有强调农民进城购房者,可享受户口迁移和相应的教育、医疗、养老政策。

以前这种赶鸭子上架被吐槽过,各地为了换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将农民的宅基地复垦来增加的耕地,让农民搬出平房,搬上楼房住。

各地规模浩大的拆村运动,打着各种旗号,例如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小城镇化等

也有对应政策推出,诸如“村改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等等。本来是一件自愿的事,但一些地方为了政绩和土地指标等原因,强制撤并村庄,强迫农民上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加大杠杆

为何要鼓励农民以宅基地换城市房产呢?

一二线房产相对安全些,特别在517新政刺激和国家收储政策下,库存也在合理的范围。

但这些十八线城市土地财政就比较困难了,库存量已经超过了警界线。

其根源在于货币化棚改的炒作,库存的囤积和炒房客的离场,在没有产业支撑和人口支撑的地方,谈何需求呢?

而这些有限的需求只能放在广大的农村了。

我国城镇化率现在是66%,还有不小的空间,而这些县市的潜在客户就是农村。

由于农村产值偏低的天然属性,他们不仅缺首付还缺月供。对于银行来说也不是优质贷款群体。

所以各地都在出招,急群众之所需。

首付不够就零首付,农民有什么,有宅基地啊,只要放弃宅基地复垦复耕,就奖励5万,把农村杠杆加到最大,只要能去库存就好。中央就重点提到过“去库存”会成为这几年的重点。

而对于月供,总不能给农民解决就业吧,既然上车了就自己搞定。

所以鼓励农民放弃宅基地效果应该不明显,看这些年地方推动的成果就知道了。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不是城里人能轻易理解的。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2700余个县区,在2010至2020年间出现人口流失的占一半以上。鼓励农民用房票进城购房的县城,多有竭Z而Y,割某菜的根的意味。

04.

国家收储

所以县城的去库存还得由国家出面。

央行拨款3000亿的收储工作,上周扩大收储范围已由试点城市扩宽到各县市;

扩宽地方收入,消费税改革,增量归地方,存量归中央,消费税要逐渐下沉到地方,来拓展地方收入来源。以此来缓解地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真的是想让农民富起来,就不要在宅基地上做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不要一有困难就想到了农民,农民进了城,没养老金老了咋生活呢?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呢,农民养老金现在一年才1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