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王国】美国发现脑袋不对称的大型角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美洲是角龙科的集中演化地,几乎所有的进步角龙都是在这片大陆上被发现的,除了来自我们中国山东的中国角龙(Sinoceratops)。就在最近,美国又发现了一种新的角龙,其巨大的头盾再次丰富了盾角家族的多样性。

新角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北部的希尔县米尔克河附近,时间是在2019年。随着发掘,古生物得到了许多头骨碎片,此外还有颈椎骨、右侧肩胛骨、部分盆骨、尾椎骨等化石,化石编号为EMK 00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图片来自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恐龙化石发点部分,图片来自论文

2024年,古生物学家在《PeerJ》发表了名为《驯鹿洛基角龙(角龙科,尖角龙亚科)来自坎帕阶蒙大拿州朱迪斯河组及尖角龙类的快速区域辐射及极端地域性》(Lokiceratopsrangiformis gen. et sp. nov. (Ceratopsidae:Centrosaurinae) from the 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Montana revealsrapid regional radiations and extreme endemism within centrosaurine dinosaurs)的论文,正式将其命名为洛基角龙。

洛基角龙的属名“Lokiceratops”来自于北欧神话中的谎言与诡计之神洛基“Loki”以及“ceratops”(意为“长角的脸”),因为其头盾上的褶皱结构犹如洛基头盔上弯曲的大角,而且化石的采石场就叫“洛基采石场”。洛基角龙的模式种名为驯鹿洛基角龙(Lokiceratops rangiformis),种名来自于驯鹿(Rangifer),这是因为驯鹿两侧的鹿角是不对称的,就好像洛基角龙脑袋上褶皱结构不对称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洛基角龙面部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北欧神话中的洛基,图片来自网络

洛基角龙上一种大型角龙类,其模式标本体长可达6.7米,体重约5吨,比生活于同时代的梅杜莎角龙(Medusaceratops)还要大20%。洛基角龙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其几乎占了全长三分之一的大脑袋,其脑袋前面是弯曲锋利的角质喙,向后则是膨大隆起的巨大鼻腔,但是在鼻子上没有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洛基角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在洛基角龙的眼睛上方长着一对向两侧弯曲伸出的大角,而在其宽大头盾边缘还有夸张的上顶骨角。其实洛基角龙头盾的第一对上顶骨角是向上生长的,第二对不仅尺寸突然变大,而且强烈向两侧弯曲,在第二对顶骨角下面则是许多小褶皱结构啦。与大部分角龙左右对称的褶皱结构相比,洛基角龙则表现出强烈的不对称,这很可能是病态现象,也就是病理学变化,该个体或许在生长中遭受过损伤或者其他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洛基角龙的头骨线图,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洛基角龙的头部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系统发育学分析,洛基角龙属于尖角龙亚科(Centrosaurinae),与梅杜莎角龙和阿尔伯塔角龙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是姊妹演化支,共同组成了阿尔伯塔角龙族。有趣的是,发现洛基角龙的朱迪斯河组(Judith River Formation)还发现了另外八种角龙类,分别是梅杜莎角龙、艾伯塔角龙(Albertaceratops)、爱氏角龙(Avaceratops)、角龙(Ceratops)、朱迪角龙(Judiceratops)、墨丘利角龙(Mercuriceratops)、独角龙(Monoclonius)、钉盾龙(Spiclypeus)。为什么同一时代会有这么多角龙类,它们扎堆不会出现有激烈竞争吗?通过分析,古生物学家认为尖角龙族、厚鼻龙亚族主要在北方地区,而大鼻角龙族则生活在南方,导致这种分布的很可能是当时细长的拉腊米迪亚大陆不同维度的气候差异以及恐龙很高的演化速率,或许正是这些原因才造就了当时尖角龙亚科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尖角龙的系统发育学,图片来自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生活在拉腊米迪亚大陆的角龙类分布图,图片来自论文

关于洛基角龙的有效性,部分古生物学家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洛基角龙其实是完全成年的梅杜莎角龙,因为角龙类在其一生中形态上可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美杜莎角龙复原图,图片来自网络

洛基角龙生存于距今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地点则是北美洲的西部,尽管今天化石发现地位于大陆内部,但是当时西部内陆海道将北美洲一分为二,而洛基角龙就生活在这片海洋西侧的沿岸地区。除了具有亲缘关系的大量角龙类之外,还有许多食肉恐龙生活在同一片栖息地,其中最恐怖的就是属于暴龙科的惧龙(Daspletosaurus)、蛇发女怪龙(Gorgosaurus),它们也成为洛基角龙及其他植食性恐龙的天敌,不过靠着更大的体型以及群居习性,洛基角龙能够与大型食肉恐龙周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洛基角龙生态复原,图片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惧龙捕食角龙类,图片来自网络

PS:在广州的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中,有一具来自北美洲的梅杜莎角龙化石,它也是全世界三具完整美杜莎角龙化石中的一具,与洛基角龙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中的梅杜莎角龙,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Loewen,Mark A.; Sertich, Joseph J. W.; Sampson, Scott; O’Connor, Jingmai K.; Carpenter,Savhannah; Sisson, Brock; Øhlenschlæger, Anna; Farke, Andrew A.; Makovicky, Peter J.; Longrich, Nick; Evans, David C. (20 June 2024)."Lokiceratopsrangiformis gen. et sp. nov. (Ceratopsidae: Centrosaurinae)from the 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Montana reveals rapid regionalradiations and extreme endemism within centrosaurine dinosaurs". PeerJ.12: e17224. doi:10.7717/peerj.17224. ISSN 2167-8359.

2. (20 June2024). "Newly discovered dinosaur boasts big, blade-like horns".EurekAlert!. AAAS. Retrieved 20 June 2024.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及论文,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