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蒌蒿满地(富书作者)

每年高考都牵动着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高考结束之时,有人一路辛苦终于得偿所愿,有人却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经历,未来还有更多的考验和选择在前方。

曾经,有一名通过高考实现人生逆袭的学子,他从本科一路读到清华博士,却在人生即将踏入光明前途之时,不顾父母的哀求,选择了遁入空门。

他,就是张明光

如今,16年过去了,他现在怎么样了,是否会为当时的选择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寒门贵子,逆袭清华

1980年,张明光出生在河南商丘虞城县的一个农村。他在家中排行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

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

尽管家境不富裕,但父母从未轻视孩子的教育,他们辛苦劳作,把三个孩子都送去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6年,张明光进入村中小学读书。

他深知父母的不易,学习上从不让父母操心。

在学校,他努力刻苦地学习,上课时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在考试中常常拿到满分。

从小到大,张明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里的尖子生。

他的成绩让父母引以为傲,也让同村人羡慕不已。

村里的人都说,他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未来一定能有大出息。

张明光的父母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高兴不已。

但贫困的家境要同时供三个孩子一起读书,压力确实很大。

因此,懂事的哥哥和妹妹主动退了学,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最有希望的张明光。

背负着全家希望的张明光深知,要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读书,考上好的大学,争取一个更有前途的未来。

为了能够保持第一的成绩,张明光经常天不亮就起床读书,到了晚上还会点灯继续复习。

星光不负赶路人

终于,参加高考后,张明光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消息让父母欣喜若狂。

有清华大学这块金字招牌的加持,可以说未来美好人生的蓝图,已经向张明光徐徐展开。

只要在大学中不松懈,一定能找到待遇极好的工作。

对于张明光一家人而言,十几年的辛苦付出,在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终于得到了回报。

儿子争气的表现,也让他们在村中成为了众人艳羡的对象。

考上清华大学后,张明光也丝毫不敢放松。

毕竟,从全国各地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霸比比皆是。

尤其,张明光选择的是工程热物理专业,这个专业对物理、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学科要求非常高。

于是,张明光不仅没有放松学习,反而更加刻苦钻研学业,埋头于书本之间,不为琐事所烦扰。

他在课堂上拼尽全力,课余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

凭借认真的态度和优异的成绩,张明光在完成本科学业后,一路顺利考取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博士

2007年,当张明光在毕业典礼上头戴学士帽,身着学位服,领到博士学位证书那一刻,是对他所有努力的最美回报,也同时宣告着他的求学之路告一段落。

在这之后,张明光将进入职业生涯的新阶段。

而结果也不负众望,清华大学的金字招牌,让张明光很快就得到了一家世界知名企业的高薪聘用。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家里辛苦一辈子的父母未来也有了依靠。

如果按照这样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可以预见,关于张明光的故事就可以圆满地结束了。

然而,人生常常充满意外,生活到处都有转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半路出家,斩断凡尘

在校园学习中,张明光享受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所带来的快乐。

而在工作中,虽然高薪带来了物质的享受,但也逼得他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之中。

虽说是科研工作,但不可避免地也要跑项目、应酬。

同时,张明光还要学着处理工作上复杂的人际关系,掺杂着名利追求的人际交往,远远不像校园中那样单纯。

刚刚步入社会的张明光,无法适应这样的状态,他每日都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没完没了的应酬压得喘不过气,感觉这样的生活像是个无底洞。

忙碌的生活和焦灼的心情逼得他不得不去思考,这样生活的意义在哪里

不断地思考,让他找寻到了人生新的方向。

最终,张明光决定从此遁入空门,斩断凡尘俗念。

他的这个决定事先没有与任何人沟通,甚至连他的父母都不知道。

当知道儿子来到龙泉寺准备出家后,张明光的父母连夜坐车从河南老家赶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到儿子后,张明光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他改变主意。

两人一路含辛茹苦将儿子培养成人,而儿子也没有辜负期望,努力学习,考上了中国顶尖的学府。

在他们看来,儿子在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接下来应该成家生子,成就家庭圆满。

但是儿子现在的选择,完全打破了他们的期望。

他们不懂佛法,不懂经文,但是就算现在的工作做得不开心,未来无论是找个学校做老师,还是换家单位继续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他们一生辛勤努力,最终只能是普通的农民,而儿子明明有着翻身的机会,眼看拥有着大好的前途,现在却要放弃这个机会,这是他们不能理解的。

但是张明光态度非常坚决,就是想要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他打消出家为僧的念头,张明光的父母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复杂情绪,最后甚至扑通一声,跪在了养育多年的儿子面前苦苦哀求。

眼见如此,张明光也非常痛苦,一边是父母,一边是自己内心的追求。

然而,最终张明光还是坚定决心,铁了心要出家。无论父母如何哀求,他都不为所动。

在别人看来,张明光的这个举动貌似太过突然。

但其实,出家这个想法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大学期间,他读书涉猎十分广泛,其中佛学书籍让他慢慢产生了兴趣。

在佛学中,他找到久违的宁静,找到了对人生系统而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些内容常常令其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工作之后,在那段痛苦压抑的时间中,佛学为他开辟出了一片澄澈的净地。

每当张明光感到内心烦躁之时,他便会抄写或者朗诵一段佛经。

在字字真言的梵音之中,张明光可以放下纷繁的困扰,求得心中的宁静。

如今,出家为僧,专研佛学,才是他心中真正想要的生活。

张明光的父母见事情已无法挽回,只得尊重儿子的决定。

于是在2008年,年仅28岁的张明光在北京龙泉寺出家,如愿成为了一名僧人。

而他的执意出家,也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张明光的行为太过自私,没有考虑到父母的感受,对不起父母含辛茹苦的培养,辜负了全家的期望和付出。

也有人认为他这是逃避对国家的责任,年纪轻轻,不去努力工作奋斗,却逃避现实,躲到寺庙中。

当然,也有不少人力挺他,觉得每个人都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世人的各种评价,很长一段时间都让张明光的父母烦恼不已。

但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尘世的一切都与张明光无关了。

此时的他,每天敲钟念经,洗涤心灵,焦灼的心情与那些痛苦的挣扎都慢慢消退。

从此,俗世少了一个清华博士张明光,而寺院却多了一个法号“贤清法师”的僧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心修行,领悟真谛

如今,距离张明光进入寺院已经过去了16年,那么他的现状如何呢?

在那次与父母分别之后,张明光也与凡尘俗事彻底了断,开始专心在龙泉寺研习佛法。

在寺庙内,张明光不仅深入理解佛学,还通过高僧的指导,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佛法参悟水平。

同时,在寺院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将自己所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应用到寺庙管理中,极大地提高了龙泉寺的管理水平,寺庙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很多不希望被世俗打扰的高人都在这里潜心研究学习,有来自清华大学的流体力学博士禅兴法师,来自清华大学的核能和热能物理博士贤启法师,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博士贤威法师,来自北京大学的哲学系硕士贤庆法师…… 高学历人才比比皆是。

龙泉寺被外界赋予“最强科研组织”的光环,有“北大清华分院”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营寺院之外,他还会到各地进行讲学,点拨众多处于迷茫中的迷途之人,并利用互联网传播佛法和国学,替人解惑。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他怀揣着一颗分享佛法智慧的心,积极参与录制视频课程,以现代科技的力量传达佛法的精髓。

在他的讲授下,来自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阶层的观众,更加清楚地明白关于佛学的思想,求得内心的平静和指引。

他的修行之路,虽然不如物理领域的荣耀,却更接近心灵的深度。

在这片宁静的寺庙中,他沐浴在佛法的光芒下,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与父母的关系,也渐渐和解。

一开始他执意出家,父母眼见阻止不了,只能无奈接受他的选择。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父母也慢慢开始理解了。

有空的时候,两人会来寺里看望他,聊聊彼此的近况。

而张明光的心态也在改变。

一开始对于父母的哀求他选择了“绝情弃义”。

到后来发现,父母还是父母,只是他的尽孝,却再也不是以俗世人的方式。

一些人会选择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来表达孝心,而他在佛门中通过修行来表达自己的孝心,虽然方式不同,但是他们都表达了自己的孝心。

如今,16年过去了,张明光,远离世俗的烦恼,在晨钟暮鼓中,在礼佛诵经中,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对于张明光的选择,仍是有人赞同,有人不理解。

其实,一个人怎样的人生选择都是自己的事情。

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应当尊重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正如贤清法师所言:“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频谱,当其中一种状态占到主导,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时候,这就是他最好的状态。”

心安即是归处。

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简介:蒌蒿满地,富书团队作者,与读书相伴,让写作成为生活,一个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挠,不被诱惑,这就是屏蔽力,第4本书已出版,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