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42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AY1

行而不辍践致远 进而有为谱新篇

6月20-22日,由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24中小学卓越校长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在南京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刘君玉,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院长谢文辉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院长谢文辉致辞。昆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刘君玉同志做开班动员讲话,强调新时代呼唤新教育,作为教育阵地的主体,参训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对话专家、对话同行、对话未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梳理自己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反思,在行动中成长,成为专业化人才。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努力成为办学思想先进、精通教育规律、熟悉教育管理、具有改革创新精神、适应新时代教育管理改革需求的好校长,不断助推昆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班仪式结束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所所长万伟以《课程的力量——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课程概念的发展、课程的意义、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开发等内容。学员们分组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的讨论和展示。大家交流中,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坚定了课程改革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李如密做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与创新性经营》讲座,重点围绕“特色学校建设与创新经营”和“特色学校的领导者”进行阐述,理论与案例相得益彰,代入感强,发人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AY2

扩优提质促发展 相携致远共生长

学校品牌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体现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独特文化内涵,是一所学校的个性化标志。一流名校是如何“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成长起来的?6月21日研修班学员们走进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探访名校成长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学在南京市中华中学

创建于1899年的南京市中华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用爱温暖人”理念引领下,中华中学不仅着眼于帮助每一位学子跑赢新高考,更着眼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与终身发展,为每一个孩子奠基未来。中华中学引领所有同学,共同学习“如何应对人生中的重大挑战”,会在每个即将展翅高飞的学子的行囊中装入:毅力、勇气、乐观、豁达、追求卓越,让这些优秀的品质成为每个同学人生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业宏校长的主题讲座《融合与超越——为师生创新思维发展搭建高品质平台》让各位校长领略到“生命 ·生活 ·生态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将学科知识与真实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看到了中华中学智慧教育创造的精彩,守护教育呈现的文化生态,彰显教学改革的张力与活力,也深深体会到身为校长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及肩负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学在光华东街小学

秉承“让每一位儿童活泼泼地生长”的教育理念,光华东街小学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凝练出“以树喻学”的教育主张: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充满希望的树,每一棵树都有发展的潜质,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生长方式。校长吴宁亲切称呼孩子们为“树娃娃”。与此同时,她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教育领域的服务者——为学生的适性成长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服务。这是她对校长职能的自我诠释,也是他对教育从业者责任与使命的担当。

吴宁校长做了《全息化百草园:让每一个儿童活泼泼地生长》的讲座,她注重技术应用、强化智慧赋能,尝试用智慧化管理和教学触发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改变;她挑战传统、创新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在科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她提倡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不断为学生创设多维劳动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生长点;她关注教育公平、关爱特殊儿童,力求为特殊学生打造优良的融合教育环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精彩绽放……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也激励着每一位在场的学员不断前行,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讨交流

参访最后,大家进行了复盘总结。在热烈的讨论中,校长们围绕“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学校特色发展”逐一分析了每一所考察学校的亮点与特色,从自身视角畅谈了收获与体会。通过对不同学校的特点,不同校长的情怀特质和管理风格,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AY3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

6月22日,“2024中小学卓越校长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迎来了干货满满的第三天。

上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教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管理部执行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沈世红教授作《立己达人: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契约》专题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世红教授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这个主题,以教育的基本命题和教育的时代拷问为切入点,从“职业”与“事业”、“理念”与“模型”、“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娓娓道来。他指出,从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再到名师或名校长的成长,需要首先明确个人专业成长的内涵、方向以及路径,再通过自身的内驱力、正确的行动和不断的积淀来达成。沈教授认为“名师、名校长”应起于一线教学,一线平台。要珍惜每一次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机会,践行“课比天大”教育情怀。不仅要求学生要专心致志于课堂,更应该要求我们的教师全神贯注于教学。沈教授强调在个人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要有初心不改的契约精神、追逐梦想的情怀和坚守执着的修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午,南京十三中原校长兼书记、教育集团理事长屠桂芳作《从“管控”走向“赋能”——与学校管理者谈素养提升》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屠桂芳老师重点从认清角色做岗位管理的明白人、壮大自己做教育管理的前行者、发展学校做品质办学的实践家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学校的办学导向出发,提出:教育改革中的“永恒”,即在变化(改革)中追求“不变”。一所优质学校,它一定是具备四个条件的,即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相对较好的生源环境、比较完善的教育设备和相对高质量的管理水平。而真正具有高质量发展的学校新样态,一定是: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实践丰富的。同时,屠老师还讲到在品质办学基础上要格外加强课程建设,加强技术赋能。只有坚持做真教育、做品质教育,才能做出让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育,也才能够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呈现持续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名家的教育智慧,就像阳光一样为课程改革和管理实践领航。此次培训,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校长、中层管理干部队伍专业化素质为核心,以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秉持“理论研究、案例研讨、教学相长、实践导向”的理念,跳出教育看教育,从解决学校发展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专业化的理论学习、实战型的名校长报告、诊断式的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引领、助推中小学校长及中层领导的专业化成长。

培训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结大街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闫瑞丰: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教育,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儿童视角创设学生真学习场域,关注适应未来世界的能力培养。 当下的教育,需要思想新锐的校长,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和国家新要求,校长要在尊重教育规律和体现教育价值的根本遵循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抓好顺应未来所期,适应社会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方式变革,为孩子创造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为学校发展创造不一样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钢铁大街第三小学党总支副书记 王亚妮:行路问道,心有山海,教育就是一场温暖的修行。 沈世红教授的讲座令我印象深刻,他讲到学校管理者要在平静的水潭里找到漩涡的中心,把教师的动力搅动起来。 是的,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需要顺应未来所期,适应社会发展,挖掘心灵深处的能量,把简单的教育教学做成有品质的教育。 教育的幸福在于不懈追求,未来的日子,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学赋能,继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结大街第四小学 副校长 樊珺: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教育是一场爱的修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 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着想,这始终是我们的教育初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区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王冬梅:2024年6月20日上午,我们的研修班开班了。大家聆听刘君玉副局长开班致辞,学习万伟教授《课程的力量——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小组实践活动,编创完成了"玩出彩"微课程纲要。我要牢记刘君玉副局长对校长的四阶段成长要求,通过本次培训学习,对话专家老师、对话同行、对话未来。借此学习契机,共同切磋,共同发展,勇做实践家,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包头市第九十五中学副校长 刘智鹏:正是江南好风景,烟雨濛濛到南京。很荣幸参加此次“卓越校长”培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问题即课题”,今天上午在万伟老师的讲座中,我学到了“热点,难点,痛点,即为研究的课程”。教育无小事,处处皆课程,课程就是激发孩子潜能的试金石,今天的课程,就是学生的明天。今天下午在李如密老师的讲座中,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使命、一道风景,它凝聚着我们的力量,展示着我们的风采。教育之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一直在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 武琦虹:知识铸就力量,教育积累财富,学习滋养生命。6月21日,作为昆区“卓越校长”培训班的成员,我有幸参观了南京中华中学与光华东街小学。中华中学的历史底蕴与光华东街小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交相辉映,令人印象深刻。作为新时代教育者,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生命融入脚下的这片教育沃土,做一个理想坚定的守望者、开拓创新的思想者、善于担当的实干者,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担起我们的职责,以奋进姿态跑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昆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校长 王宪斌:今天一整天的学习,让我深受启发。寓教于乐的生态百草园,“树娃娃生态选学”课程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空间,充分发展了孩子的创造力,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学习,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合作意识逐步增强,实现生动成长。“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学校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求真务本,要为师生搭建更多开动大脑、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创新火花,为打造昆区教育新高地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钢铁大街第四小学党总支书记 刘敏:校长要保持敏锐的眼光和开放的思维心态,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同时深入了解学校内部的实际情况和教职员工的需求,并根据这些因素来优化匹配机制模式。例如,光华东街小学通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评价机制等方式,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始终坚持教师教育是教育创新之源,教育创新之本。教育不是培养毫无自主创新意识的顺从“小绵羊”,而是要培养蓬勃有朝气的“小老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创新型的老师,这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