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127位真人故事

清晨,天色微亮,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出现在了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焦急地向着前方踏步而行,他不时地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方向,擦了擦眼镜确认没错后继续前行。

他的脚上沾满了泥巴和落叶,身上的衣服也被露水打湿。

不一会太阳出来了,看着前方需要翻越的一座座大山,他毫不犹豫地走了过去。

从清晨到中午,他的脸上已满是汗水,那个孩子的家还没走到······

这个人是我,我正走在家访的路上,孩子们都叫我小春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孩子们玩儿)

我22岁,安徽合肥人。小时候的我生活在农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我们学校来了一位女支教老师,她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坐在我旁边,拿一些面包、零食给我吃,还抱着我陪我们玩。

我特别喜欢这位女老师,梦想着自己长大了也要当一名老师,回馈社会帮助孩子。

长大后,我从安徽农业大学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在大城市的一家公司担任产品设计师,但是心中一直都没忘记当老师的梦想。

因为我自己从农村出来,知道山区孩子们的需要,那里太缺老师了。想到这里,我越发想去山区当老师,想去帮助孩子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做支教老师的梦想实现了)

半年后,我在同事的惊讶中辞去了收入不低的设计师工作,在中华支教网报名,来到了湖北山区当一名公益支教老师。

当时父母和亲戚还是比较理解我,觉得我是男孩子,可以大胆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只是怕我去了山区会吃住不习惯,身体吃不消。

我马上向他们保证,说没问题,一定会把自己照顾好。

我一个人来到了支教学校。当时我坐了火车又换汽车,感觉特别远,最后校长接我到了学校。

一进校门,我就看见很多孩子挤在门口好奇地看着我,不停地打量我。

我友好地朝他们笑了笑,住进了学校给我安排的宿舍。安顿好后,我开始了解学校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支教的学校)

这是一所面积不大的乡村小学,由国家资助,包括一栋新建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学校的学生不多,采用合班上课制,1个学前班,一、二年级1个班,三四年级1个班,一个年级10人左右。

学校有7位老师,加上我共8位。

学校安排我教语文和数学,因为缺少音乐、美术老师,学美术设计的我还兼上美术课。

孩子们的年龄都很小,基本都是经济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打工,没有什么时间陪他们。

为了不让他们孤单,我除了上课还尽量陪着他们,一方面教他们知识,也教他们一些道理,希望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学习习惯和健康的身体。

他们很聪明,学习很认真,只是物质条件相对贫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住校的孩子)

学校建在半山腰,孩子们的家也在山上,他们住得很远回家不方便,平时免费吃住在学校。为了方便他们,学校上10天课放4天假。

学校的条件十分有限,但孩子们特别懂事,学前班四岁的孩子就开始住校,晚上自己洗漱睡觉。宿舍是上下铺,怕他们摔倒,有时两个孩子睡在下铺。

大山里的学校伙食很简单,吃的都是阿姨自己种的菜或是山上摘回来的菜。孩子们吃得很香,一点不挑食,乖乖吃完自己洗碗。

他们放假回家会主动帮家里干活,一些二三年级的孩子,还会炒菜做饭。

看着孩子们这么懂事,我希望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让他们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增长学问,有丰富的课外生活。

我常常带着他们画画、跳舞、唱歌、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给孩子们讲题)

记得第一次给他们上美术课,我想看看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让他们画出来,可他们竟然连彩笔都没有,而纸上都是用铅笔画的一座座大山和一排排房子。

看着一张张铅笔画,我心里很难过,他们这么小应该充满想象力,应该画出多彩的世界而不是单调的黑白。

我用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了彩笔和橡皮泥,他们很开心,开始自由发挥,画出了一幅幅彩色的画,捏出了可爱的小动物。

我很高兴他们也有了“彩色”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用橡皮泥捏的卡通造型)

山里没有城市的繁华便利,附近没有水果卖,孩子们平时几乎吃不上水果。

为了增加他们的口味,我隔三差五地跑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买回水果给他们吃。

我会让他们当着我的面吃完,为什么呢?我注意到当我把水果递给他们时,他们会仔细地观察,犹豫着要不要吃,最后可能还是决定留给家人。

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山区,无法像我们一样随时买到各种物品。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珍贵的礼物。

曾有一个二年级的男生告诉我,他要带回家给妈妈吃。

虽然令人感动,但我更希望他们能为自己考虑一下。我把水果都送给他们,再把剩下的切成小块,让每个孩子都吃。

看着孩子们开心品尝的模样,我也很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吃水果)

我常常遇到孩子们让我给他们的爸爸妈妈打电话,他们非常想念父母,特别是学前班的孩子。

我刚来支教时,有个上学前班的4岁男生,晚上呆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阿姨给的花生。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想妈妈,想给妈妈打电话。

我才知道他父母离异,他跟着妈妈,妈妈为了挣钱在外地上班,一年就回来两次。

平时他自己住校,像个小大人一样闷闷不乐。

我希望他跟其他孩子一样,过快快乐乐的童年。他不是一直想去城里逛吗?五一放假,我特意没有回家,用省下的路费带着他去县城玩了一趟。

逛了游乐园,给他买了饮料,他舍不得喝,又带他去吃了汉堡,还买了一个很大的气球送给他。

带他转了许多地方,他一直都在开心地笑,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带孩子去县城玩儿)

跟孩子们相处久了,我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孩子们放假时不会像城里的孩子补课。我经常在家访时教他们学习,顺便看看他们的生活环境。

他们一般都在家里干干活、玩一玩,没有手机也不打游戏,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为此孩子们的眼睛都不近视。

去家访时需要走山路,到处都是陡坡很不好走,走很长时间才能到。

但我愿意去,买点菜或买箱牛奶,一边走一边欣赏大山里的风景。到了之后,跟着他们一起去地里择菜做饭。

村民们淳朴、热情,有什么好东西都拿出来给我,还送我自己做的红薯干让我带回学校慢慢吃。

有时家访看到条件差的家庭心里很难受。一些家里只有孩子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屋子里黑乎乎的,灯泡都坏了,我帮他们换上新的灯泡,再三叮嘱才会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去家访)

有一次特别难忘的家访,让我差点哭了出来。

当时有位三年级9岁的小女孩眼睛被虫咬了,肿得很厉害。家长接回家后一直没有来学校。

我不放心,趁着休息赶紧去看她。

在路上,我做好了走远路的准备,没想到我从早上一直走到了中午,顶着刺目的阳光翻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竟然都还没有到。

女孩儿具体住在哪里,我也不清楚,只好边走边问。我越走越慢,快要走不动了,心想她竟会住得这么远,开始有点后悔去家访了。

但我马上给自己加油打气,告诉自己,孩子们都能走的路,作为老师我也一定能走到!

远远地看到孩子了,离她越来越近。我想见她的那份心情也越发迫切。

来到她的身边,我仔细看了看她的眼睛,一看基本上好了,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再一看她身边还跟着一只小羊羔,原来她正在放羊。

她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最大的哥哥上初一,最小的还不会走路。

爸爸在外地务工,妈妈白天出去干活晚上才回家。平时她和哥哥在家一起照顾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看望放羊的女孩)

看到她小小的年纪就要肩负顾家的责任,我见不得这样的场景找个理由回去了,再待下去我可能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哭出来。

临走时,我告诉她要好好照顾自己,她懂事地点了点头。

我对她说“没有一朵花从一开始就是花”,也许她现在不能理解,但我相信将来的她一定会开成美丽的花。

和孩子们相处久了,我感觉自己越来越离不开他们,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他们的爸爸妈妈还多呢!

虽然有时候会因为孩子学习问题、生活上的困难而感到无助,但是当我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表情时,我又有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有一次放假,我带一个住在山顶上的小孩下山玩,准备去小卖部买零食给他吃。平时他跟爷爷奶奶在家里,不怎么出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慰想妈妈的孩子)

我带着他边走边玩,结果下山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肚子疼,想上厕所,因为在农村没有公共厕所,只能在路边解决。

过了一会,我问他好了没有,他跟我说:“老师,我要擦屁股。”蹲在那儿不动。

我说你自己擦,他说怕自己擦不干净,我有点想笑,第一次给孩子擦了屁股。

想到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地照顾他们,我觉得十分欣慰,也很温暖。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愿意从舒适的城市来到偏远的山区?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价值观。对于我来说,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快乐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这里支教我没有工资,平时上完课空闲时,我会在宿舍画画,赚点钱。

我想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在打乒乓球)

学校的操场没有铺塑胶草坪,还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我看到他们有时在操场运动时,跑的时候不小心跌倒把腿摔破了,我想能不能买材料回来给他们铺一点草坪,改善一下他们的运动环境。

我还打算给他们建一个图书室,让孩子们多看书好好学习。

但我个人的力量有限,主要是资金不够。我在很多平台发布短视频,朋友看到后对孩子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大家都很关心孩子,捐赠了书本、文具和牛奶等物资,孩子们很感激这些好心的叔叔阿姨。

资金充裕后,我就准备铺跑道和建图书馆。希望他们能够早一点在宽敞的草坪上奔跑,坐在明亮的图书室里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孩子们加餐)

记得刚来时,我需要负责多门课程还要分梯队教学,任务很多。

我努力适应这种繁重的安排去教导他们,也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

他们早早地来到学校,天不亮就开始学习。在学校还没有宿舍的时候,一些孩子甚至要翻山越岭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但他们从来不抱怨。

有一次,一个孩子因为家里有事迟到了,他一到学校就跑到我的面前眼眶含着泪水说:“老师,对不起。”

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教他们的决心。

孩子们的生活很简单,但他们从来不觉得无聊,总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所有的困难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的画)

支教一年多,我深切地体会到山里孩子的不容易,他们缺的东西很多,但最缺的是好老师。

就像小时候自己遇到的女支教老师,她来到了我身边,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给我们山里的孩子带来了温暖。

我现在来到这里,孩子们也同样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亲近我。

带了好吃的东西来学校首先让我尝第一口,不管在哪里看见我都会说老师好,我帮他们做了很小的事情也会说谢谢老师,懂礼貌有感恩心。

我一次次被他们感动,从不后悔选择成为一名支教老师。

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很多,一起成长,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告诉孩子们,将来最终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大山,我都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还想告诉读者朋友,做支教老师真的很有意义。那些还在犹豫是否要去偏远地区支教的朋友们,不要犹豫,大胆地去吧!孩子们真的很需要你们!

【口述:小春老师】

【撰文:邓丽珍】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