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专注于推广国际当代首饰的画廊空间GALLERY JINJING正式成立,正式入驻上海知名沉浸式艺术餐厅——5S·艺游味境。GALLERY JINJING作为一个提供艺术生活方式的复合型场域,旨在以国际化视角,链接艺术家、美术馆、学院与产业,并以首饰之名将艺术蔓延至当代日常。成立当天,画廊同时推出了开幕首展“佩戴之境——国际当代首饰艺术展”,展览将从即日起展至10月7日。两家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与休闲机构,即将携手打造中国最具特色之一的当代复合型艺术生活场域,让艺术与生活的“联名”在首饰与空间的对话里不断发生与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佩戴之境》集合了全球34位代表性艺术家与独立设计师品牌,通过他们的作品与JINJING这一独特场域之耦合,深刻地探讨当代首饰两个“境”的重要命题——语境与情境。前者关于首饰历史发展的上下文,后者聚焦首饰在特定环境中的身份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手工艺趋向纯艺术领域。“观念性”一词因而逐渐渗透到首饰艺术家的创作基因里。“观念艺术”强调了想法和意义在先,形式和再现在后,这样的主次关系。但若将其完全移植至首饰,却遭遇“媒介制约性”的质疑,因为首饰艺术家所有的智性思考都将投射在固有媒介“首饰”上,这与当代艺术“没有规则只有选择”的创作方式截然不同。所以,《佩戴之境》不仅仅向公众呈现艺术家“用首饰表达什么?”,也鼓励观者去思考艺术家“为什么用首饰来表达”,从而有助于公众更加理解首饰这一媒介的独特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由时翀、戴心茹、郑文静组成的策展团队,在遴选作品时,着重关注艺术家如何处理媒介与想法之间的关系,进而辩证性地扭转了媒介的单向制约,也能够在当代首饰语境变迁的推动与裹挟下获得新的突破。比如艺术家吴冕的作品《从一枚戒指开始》透过对首饰生产流程的反思,生成了新的意义。她利用冲蜡批量化生产的方式,来建立作品与传统首饰的对话,借此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残次与意外”和“失控与偶然”。

艺术总监时翀将诗人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作为灵感,即人的情感需要通过一系列物体、一个场景与一连串事件组成的方程式表达出来。他由此反思到,平日里,我们经常与首饰发起情感交流的场景,要么是在带有消费主义干扰的商场柜台里,要么是在艺术光环笼罩下的距离感之中。因此,GALLERY JINJING与5S·艺游味境所构成的独特复合型艺术生活场域,其目的就是为人们聆听“首饰的故事”提供了一个非常“应景”的地方,提前揭示出这些“以小见大”的物件是如何能够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并让我们的生活处处皆是艺术的展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展人戴心茹则从首饰自身的“复合型特征”思考JINJING与艺游味境的关系。她认为首饰的一只手是社会、文化、哲学、科技等人类的智性思考;另一只手是当代的日常生活。而GALLERY JINJING 与 5S 艺游味境的共振,能够让首饰“自然而然”、“舒舒服服”的双手合十。

同样作为策展人的郑文静从展陈的角度思考整个空间场域。她提到,艺术家的创作充满了“天马行空”,但创作的过程则经过“深思熟虑”。因此,JINJING团队在“空间”与“展陈”设计的时候,不论是与餐盘、餐桌、酒具等生活用品的结合,还是展场兼具生活与艺术的双重符号属性,都是在以“深思熟虑的天马行空”回应艺术家的作品。在GALLERY JINJING与艺游味境的复合型场域里,我们不仅以“日常”展示“艺术”,我们同时以“艺术”展示“日常”。

首饰在突破语境问题的同时,也在向“白盒子”空间迈进,如今已然成为了美术馆与画廊空间的“座上常客”。但作为日常之物,它们距离生活却日益遥远。首饰的语境问题仍在解决,副作用却是在情境上产生了新的身份认同偏差。针对当代首饰的“情境”问题,策展团队充分利用了JINJING这一复合型场域特征,即集合高端餐饮、酒吧、咖啡、画廊的综合文化属性,设计了独特的展陈形式,使艺术与生活的“联名”在首饰与空间的对话中发生。JINJING团队认为,首饰的创作拥抱艺术,而首饰的佩戴则迈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