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小麦种植户喜迎丰收。 谢万柏 摄

夏粮收购是全国粮食收购的首战。眼下,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主产区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麦超1000万吨,同比明显增加。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今年的新麦市场呈现出什么局面?农民售麦情况如何?新麦供需形势如何?后期小麦价格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研。

新麦质量好,各地购销积极

“今年是个丰收年,小麦已经卖完了!”6月6日,河北省临漳县岗陵城村种粮大户陈季雨种的320亩小麦已归仓。“今年小麦亩产达到1350斤,全程机械化收割一天就收完了,收完当天便以1.21元/斤的价格卖给了村里的面粉厂,收成远超预期。”言语间,陈季雨透露着喜悦。

同样感受到丰收喜悦的,还有来自山东菏泽的小麦种植户。

6月6日,郓城县潘北村杨光强种植合作社的1800亩小麦已收割完毕。“今年的麦子可漂亮了,收成也还不错,现在已经卖了一半!”杨光强介绍,“今年麦收的时候天气干旱,有利于小麦生长,小麦质量普遍比较好,颗粒饱满,容重也很高,以前困扰大家的赤霉病等病虫害,今年基本没有。”

种得好还要卖得出。为确保粮食顺利销售,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

在郓城县侯咽集镇的顺景面业收购点,放眼望去是一片忙碌景象。运到这里的小麦,经过取样、化验、过磅、去皮后,最终颗粒归仓。前来售粮的农户络绎不绝,在收购点门口排起了队。

“我们的面粉厂今年刚建成投产,日加工能力可达到500吨,有大量的小麦收购需求。”顺景面业负责人孔令飞告诉记者,面粉厂面向农户直接收购,当前每斤收购价在1.22元/斤,较其他收购点每斤高2分钱左右。

为使农户安心售粮,面粉厂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考虑到农户们这段时间忙于田间管理,我们的面粉厂将全天候开放,确保农户随到随卖。”孔令飞介绍,此轮收购将一直持续到六月底,待八九月份玉米上市时还会启动新一轮收购。

此外,订单收购同样为种植户售粮保驾护航。河南省清丰县孙庄村种地大户孙知静家中的800亩耕地,都托管给了清丰金丰公社。“今年订单托管的繁种小麦品种好、产量高,亩产可提升100~300斤。订单回收保底价也要比普通小麦高出2~3分,听起来2~3分不多,但综合下来,每亩可以增收200元左右。”孙知静高兴地说。

“我们已经与濮阳皇甫国家粮食储备库、濮阳训达油厂、伍钰泉面粉厂、五得利面粉厂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订单合作关系,为农户们提供了更加坚实的销售保障。”清丰金丰公社负责人李艳霞介绍,目前在清丰县,订单种植模式已整村推进5个乡镇的6个村。

存售现象并存,质优价高明显

王淑全是菏泽市郓城县枣杭村的一名粮食经纪人,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关注着小麦价格变化和市场形势。今年以来,他已经收购500万斤小麦,比去年多收200多万斤。

在他看来,小麦价格和储存条件是影响小麦销售进度的主要因素。“从价格来看,今年小麦价格比去年低0.1元/斤左右,处于近几年正常水平。”

王淑全表示,由于去年小麦价格高开低走,许多农户存在惜售心理。“没有卖掉的小麦仍存在仓库里,但是新麦上市后需入库储存,对于仓库不够用的农户来说,不得不出售小麦以腾出库存。具备储存条件的种植户则仍在观望,等到八九月份再看行情如何。”

比较而言,种植大户地租、人工等种植成本较高,更加求稳。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种植大户刘斌种植了1800亩小麦,收获的150万斤小麦烘干后全部存在了仓库里,等待一个合适的销售时机。

“现在市场比较疲软,来收粮的人不多。”对于刘斌而言,“夏忙”工作只完成一半,接下来,刘斌还要紧锣密鼓地进入到夏种环节。“种玉米需要资金,我们将来会根据小麦市场价格走势适时进行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普通小麦,优质麦在当下较为低迷的市场行情里仍卖出了好价格。

“普通小麦价格在1.18~1.2元/斤,高筋小麦能卖到1.23元/斤,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3~5分钱,每亩可以比普通小麦多卖50元,收入很可观。”杨光强种植合作社在2020年开始发展种植高筋小麦,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亩。

质优才能价高,优质小麦不仅能卖出好价格,还更受市场欢迎。“合作社的高筋小麦通过订单收购进行销售,非常好卖,销售速度远远快于普通小麦。”杨光强介绍。

后续价格以稳为主,建议农户适时售粮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小麦首席分析师孟丽介绍,受国际粮价走低、国内玉米价格下行、面粉和麸皮销售不旺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呈下降走势。此外,受陈麦价格较低、新麦产量预期较好等因素的影响,新麦价格开秤价格较低。

“供需形势是影响小麦价格的主要原因。”孟丽表示,从供应端来看,由于今年我国小麦面积增加,加上天气好等有利因素,产量和质量均好于上年,小麦供给是充裕的。

“从需求端来看,小麦消费总体稳中有增,目前变数较大的因素来自饲料消费。”孟丽介绍,由于近年来小麦饲料消费主要受小麦与玉米价差的影响而变动较大,预计2024年小麦饲用消费将回归至1500万吨左右的常年水平,总体来看,全年小麦总体供需形势平衡偏宽松。

“新麦开秤价格虽低于上一年,但后期有望保持平稳。”孟丽表示,6月份以来,一方面由于新麦上市量较大;另一方面,随着近期中央增储政策开始落实,中储粮在6个小麦主产省132家收储库点全面增储,三等小麦收储价格每斤1.25元,也对小麦价格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截至6月12日,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为每斤1.22~1.25元。根据当前小麦市场价格情况,主产区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较低。

此外,随着中储粮入市增加小麦收储数量,将对市场价格起到托底支撑作用。据介绍,各地新麦陆续上市后,中储粮在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山东、河北等辖区直属库点已开始挂牌收购新粮。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积极入市收购,潢川、信阳、南阳、商丘、驻马店、平顶山等26家直属企业、150个库区陆续开秤,启动储备小麦收购,收购价三等及以上1.25元/斤。

在江苏,中储粮苏州、扬州、淮安、宿迁、徐州、南京等10家直属企业、20个库区中央储备小麦轮换收购工作也陆续启动,日均收购量在1.5万吨左右,充分发挥稳市场、稳预期作用。

从国际小麦价格来看,将对新麦购销形成利好。“由于近期国际小麦价格有所回升,使得国内外价差明显缩小,后期我国小麦进口有望大幅下降,今年小麦进口将恢复至常年以品种调剂为主的格局。国际麦价走强和进口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国内小麦价格企稳回升。”孟丽表示。

近期玉米价格的回升同样值得关注。“由于近期生猪养殖利润增加带动玉米价格小幅上涨,使得小麦和玉米价差进一步缩小,部分饲料企业开始挂牌收购小麦,预计随着多元主体入市收购小麦,后期小麦价格将持续保持平稳。”孟丽介绍。

为此孟丽建议,种植户应及时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安排售粮节奏,适时落袋为安;加工贸易主体也需要积极入市、有序收购,为农民售粮提供优质服务,多收粮、收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