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腾拓,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卫生院一名精防医生,也是家庭医生团队一员,从事精防工作10余年,负责精神卫生门诊及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及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危险评估、用药指导、分类干预等工作。 曾获宁波市精神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平安护航G20杭州奉化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战疫情”十佳精防故事、奉化区精神卫生工作先进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中有爱——爱,是精防医生日常工作的灵魂,是最朴素的情感、最深沉的力量。他带着激情,满怀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真诚,用爱默默守护裘村1.8万人的健康。辖区内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0余人,作为精残朋友的专属家庭医生,每一名患者病情他都了如指掌,私人电话更是24小时向患者及家属开放。每每当患者或家属来社区配药的时候,总是要问一问患者的症状、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等等。从对疾病认识不足,断然拒绝到促进就医,到用药后患者症状的消失,家属也从烦躁情绪解放出来,都是基于无数通电话、一次又一次的面访评估、一次次上级医生那咨询调整用药中逐步建立信任。用爱感化,他竭尽所能的替患者着想、替患者家属着想,病情稳定甚至精神复元是他的初心。家庭医生签约如果是一道契约,那么爱就是粘合剂,守护着这部分人群的健康。


、眼中有光——精残朋友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作为家庭医生不仅是要对疾病本身的关心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与支持。“用言语感染他们、用行动影响他们,用心灵陪伴心灵、用梦想照亮梦想。”这是他的想法。自2019年同伴支持活动开展以来,活动地点辗转多处,但每两周一次的同伴活动从未间断。通过积极协调,将“裘村工疗站”打造为“阳光家园”,固定活动场地,让同伴们每次活动有归属感、有“家”的氛围,此时他就化身“家长”,与他们同行共进步。同伴们也从第一次连自我介绍都不自如,经过几期活动的参与,如今会主动表演节目,活动内容也很丰富唱歌、做手工、做水果拼盘等等。同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患者与人沟通、交流,提升情感和语言表达,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活经验和自我康复技能。将这部分社会功能恢复的患者,他介绍他们到工疗站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减轻生活负担助力脱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中有善——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在管的精防病人更是上心,一通通电话,一次次面访,对病情不稳定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与镇里协调沟通、与医院联系沟通、与派出所民警一道,及时入户评估,确保每一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能等及时得到救治。公交车停了,药不能停。某某患者药该吃完了,想着不方便出行配药,他就自己开车送药入户,顺便了解基本情况,因为在他心里见到患者本人并沟通后他才放心。受疫情影响社区医院不能进长效针剂,他就自己到上级医院为患者代配。

在奉化区开始推行长效针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患者时,他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一个接一个电话,打给那些治疗依从性较差,随时存在漏服、拒绝服药,以及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人的患者,因为他深知长效针剂治疗方案疗效好,安全性好,有助于患者恢复功能,而且患者感受也好,只要一个月1针不需要天天服药,对工作、生活影响小。用同理心来了解患者的需求、家属的需求,正是对这个“家属”的充分信任,长效针剂的注射人次一直位列全区首位。长效针剂多年推行下,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病情复发率降低,家人照料负担明显减轻,基本可以正常就业。建档、签约、转诊、预约……实现“一站式”健康管理。

做精残朋友的“贴心人”。现任奉化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对他而言,带着感情生活,带着激情工作,多年的工作只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务实做事,视精神残疾人士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为他们切身利益鼓与呼,做好他们的“贴心人”而已。如今他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残联的“好帮手”,推进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心里怀着患者,不忘自己是一名精残朋友专属的家庭医生,无论何时他都能挺身而出,作为坚强的后盾,站在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后,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医者仁心”,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用“爱”凝练责任,呵护着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与他们一路同行。

供稿: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卫生院

编辑:朱红剑 校审:郑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