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的朝代背景是大燕王朝,这是一个架空的朝代,不过从一些细节来看大燕国身上有其他朝代的烙印,那么大燕的原型是历史上哪个朝代呢?不是唐朝就是北宋!

先来说一说大燕和北宋相似的三个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除了大燕国之外,剧中至少还存在代国和大昭两个国家,其中代国和大燕是敌对关系,双方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大昭则和大燕结盟,这一点和北宋有些类似。

和北宋并立的有辽、西夏、大理、金等朝代,《墨雨云间》中的代国相当于辽国,大昭国相当于大理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剧中提到了皇城司,这是宋朝特有的特务机构,之前播出的《梦华录》中男主顾千帆就是皇城司的副使。

皇城司原名武德司(宋太宗时期改名),皇城司虽然属于北宋禁军,但却不受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管辖,史称“依祖宗法,不隶台察”,是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大概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

3.叶世杰被洪孝帝任命为户部员外郎,并且身穿绯袍,六部员外郎唐宋时期是从六品,明清时期是从五品,从六品有资格穿绯袍的只有宋朝,而且是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后才有资格,其他朝代唐朝从六品只能穿深绿色官袍,明朝从六品穿青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一看大燕和唐朝类似的三个论据:

1.丽妃是先皇的妃子,这个先皇其实就是洪孝帝的父皇,结果洪孝帝登基之后却纳了父皇的妃子为自己的丽妃,这种有违人伦的例子历史上并不多见,最为有名的有两个例子:

一是唐高宗李治纳父皇李世民的才人武媚娘为昭仪(后成为皇后)。

二是隋炀帝杨广把父皇隋文帝杨坚的宠妃宣华夫人纳入后宫。

纳父皇的妃子为妃这样的事情在注重伦理纲常的宋朝是不可能出现的,唐朝的风气最为开放,不仅有唐高宗纳父皇妃子为妃的事情,还有唐玄宗强娶儿媳的事情(杨玉环本来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琩的妃子),从这一点来看大燕国和唐朝最为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薛芳菲以姜梨的身份回到姜家之后被季淑然视为眼中钉,季淑然一心想把她赶出姜家,于是张罗着把姜梨嫁出去,议亲对象是当朝吏部尚书的儿子赵齐。

姜家四娘子姜玉娥仰慕和姜家三娘子姜若瑶订亲的宁远侯府嫡子周彦邦,为此不惜主动献身以嫁入宁远侯府,事情发生后姜玉娥被姜家和父母指责,父亲为姜家庶子的姜玉娥忿忿不平地说凭什么姜梨都和三品之家议亲,由此可见《墨雨云间》中大燕朝的六部尚书最多也就正三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部尚书的品级历朝历代有所不同,越往后品级越高,比如唐朝是正三品,宋朝是从二品,明朝是正二品,清朝是从一品,对比之下可以发现剧中吏部尚书是三品大员只有唐朝才对应得上。

唐朝六部尚书虽然只是正三品,其实不低了,因为唐朝三品以上基本上都是虚职,比如三公三孤、国公郡公等等,三品才是实职,唐朝的三品差不多就是丞相了,比如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大燕国有左右相之分,其中中书令姜元柏是左相,侍中李仲南是右相,这一点也和唐朝类似,比如唐玄宗时期李适之就曾担任过左相,姚崇、宋璟、李林甫、杨国忠、张九龄等人担任过右相。

唐朝中书令其实就是右相,武则天时改中书令为“内史”,比如狄仁杰晚年就官拜内史其实就是右相;唐朝侍中也就是左相,一开始称“纳言”,唐高宗时改为左相,武则天时又改回“纳言”,中书令(右相)的地位在侍中(左相)之上,《墨雨云间》似乎搞反了。中书令姜元柏应该是右相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中书令和侍中一开始和六部尚书一样也是正三品,唐代宗大历二年升为从二品,难怪姜元柏听说和姜梨议亲的对象是吏部尚书之子的时候说对方门第低了一点。

所以从细节来看,《墨雨云间》中朝代背景大燕王朝的原型不是北宋就是唐朝,相对来说唐朝的可能性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