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全文共 4999 字,时长约 9 分钟

·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刘胜军,关注我,拥抱“大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走出“大变局抑郁症”。

6月初震动世界的欧洲议会选举,是欧洲极右翼势力的胜利,也是“大取代理论”(grand replacement)的胜利——极右翼代表人物法国的勒庞、意大利的梅洛尼都是这一理论的拥泵(欧洲齐步向右转,越来越像二战前)。只有深潜这一思想基础,才能廓清欧洲的未来。

环顾全球,无论美国还是欧洲,移民问题都是这一轮极右翼力量升腾的关键舆情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相比,移民是欧美国家的鲜明特征。吸纳移民自然是有好处的,最典型的是美国:1)移民有助于保持人口结构的年轻化,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六倍,但美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只有37.89岁,比中国的38.47岁还低,其中移民是关键因素;2)移民往往具有较高素质,吃苦耐劳、爱拼才会赢,能创造价值。从布热津斯基、基辛格,到爱因斯坦、奥巴马,再到索罗斯、乔布斯、马斯克、黄仁勋,移民及其子女为美国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3)移民的交融,形成了文化的多元化,成就了美国独特的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

但,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有其阴暗面。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多,问题开始浮现:

1)移民生育率高,呈现出反客为主的趋势。欧洲国家普遍面临生育意愿下降的社会现实,几乎三分之一的家庭由一个人组成,独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然而,穆斯林人口生育率更高。虽然穆斯林群体目前占德国人口的6%,但到2050年可能达到20%。目前占瑞典人口8%的穆斯林在本世纪中叶预计将达到31%。

美国也面临类似的压力。从2010年到2020年,美国白人人口从2.236亿降至2.043亿,减少了8.6%,其中白人儿童数量减少了近13%,在儿童人口中比例降至47.3%,有记录以来首次跌破50%。美国非拉丁裔白人占比降至57.8%,首次跌破6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一些移民未能与当地文化同化、融合,影响了该国的国民身份认同感。最典型的是在美国的墨西哥人,这个群体不仅庞大,而且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美国西南大片领土原本属于墨西哥),很多在美国的墨西哥人继续说墨西哥话、上墨西哥学校、吃墨西哥菜。亨廷顿在《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一书中警告:美国最大的威胁是“墨西哥化”。也就是说,当年美国靠武力征服了墨西哥,几百年后墨西哥人靠移民征服美国。

欧洲面临的挑战则是“穆斯林化”,尤其是法国。宗教问题引发的《查理周刊》血案、法国历史老师光天化日被斩首案,对法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击。欧洲议会议员埃尔兹别塔·克鲁克在一份致欧盟各国首脑的声明中表示:“我们,包括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瑞典,都是欧洲穆斯林化的见证者。穆斯林基本上居住在市郊的封闭社区,事实上不受法律管辖。这些穆斯林社团遵循的是伊斯兰教法典,各穆斯林家庭所纳税款也相应为伊斯兰税项。”

3)非法移民和难民。与正规移民不同,非法移民和难民往往缺乏工作技能,不仅给社会带来经济负担,还会冲击社会治安。难民大多来自战争国家,例如叙利亚、乌克兰;非法移民则是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治理无能和经济溃败,迫使民众逃亡欧美国家谋求生路。这个问题在美国尤为严重,因为美国和墨西哥有长达3141公里,靠修墙拦截几乎是mission impossib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移民问题的加剧,本地民众对移民的态度逐步从“欢迎与微笑”朝着“厌恶与仇恨”发展,是不难预料的事情。经济增速的放缓、竞争压力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扩大,会为这一趋势火上浇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的移民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吸纳的难民占比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取代”理论(grand replacement)开始在欧美流行。

“大取代”是旨在保护白人社会的一种反移民理论:西方正在被反向殖民,来自伊斯兰世界的占领者和西方精英勾结,通过支持性少数平权、支持女权主义等手段压低欧洲白人的生育率,而完全不对外来移民加以限制,最终达到取代白人的目的。随着有色人种的涌入,政界和商界的精英阶层最终将由非白人所掌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克尔的难民政策遭本党官员严历批评

“大取代”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法国。两部关键著作是雷诺·加缪2012年出版的《大取代》(The Great Replacement)和让·拉斯佩耶1973年出版的的《圣徒营》(The Camp of the Saints)。《圣徒营》本质上是《大取代》的反乌托邦虚构前传。

在加缪看来,土生的法国人正在被来自非洲或中东大人口所取代。2017年,他创办“欧洲抵抗运动全国委员会”。白人至上主义运动有一个14个单词的口号:“我们必须确保我们民族的生存和白人儿童的未来。(We must secure the existence of our people and a future for White childr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取代理论的前身是《锡安长老议定书》(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亨利·福特和不少人都宣传过《锡安长老议定书》。该书提供了一种完全虚构的描述——强大的犹太人阴谋论控制着世界。这本匿名书成为希特勒灭绝计划的核心。据称这是一个被称为锡安长老的犹太人秘密小组撰写的文件,该文件是犹太人据称遵循的24项议定书的基础。“议定书”已被证明是一种文学伪造和恶作剧,但被翻译成欧洲的每种语言,并在阿拉伯国家、美国和英国广泛销售,被用来解释国家遭受的所有灾难。

法国新右翼的思想领军人是贝努瓦和纪尧姆·法伊(Gillaume Faye)。法伊1980年就提出:欧洲不但正在被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殖民,还被美国价值观殖民,欧洲身份危在旦夕。他强调欧洲优先:“文化斗争不是为了捍卫所有文化,主要是为了捍卫欧洲文化,而欧洲文化必须自视优越。”贝努瓦认为欧洲的移民数量已经太大,不可能通过遣返等强制手段解决,而法伊则认为恰恰就是因为移民数量太多,更说明这一威胁迫在眉睫,必须遣返。

法伊出版了《古代未来主义》(1998)、《欧洲的殖民化》(2000)、《我们为何战斗:欧洲抵抗宣言》、《灾难的汇聚》,成为欧洲右翼红人。他认为,贝努瓦领导的新右翼太过洁身自好,与政治活动距离太远。相反,只有把生产意识形态理论的“元政治”活动积极地和政党政治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化其效果。他渲染欧洲的末日迫在眉睫,“现在想要通过投票箱和议会民主来赢得权力已经太晚了。”在他的末日论中,价值观自由化、移民涌入导致的内部冲突、衰落的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对峙、气候变化导致的资源紧缺、缺乏监管的市场崩溃等等灾难将集中爆发,最终导致世界秩序的彻底重新洗牌,而民族主义者需要抓住这个大灾难的机会重建秩序。

如今,勒庞和梅洛尼正在把法伊的理想变成现实

“大取代理论”的影响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2011年挪威恐怖袭击案(85人死亡),2018年匹兹堡生命之树犹太教堂枪击案(11人死亡),2017年在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暴力冲突,2019年美国德州埃尔帕索一名白人枪手针对拉丁裔的屠杀(22人死亡26人受伤),2019年新西兰基督城回教堂枪击案(51人死亡50人受伤)......2022年5月纽约布法罗的一家超市针对黑人的枪击案(10人死亡3人受伤),这些惨案背后都有明确的种族主义背景,都可以在“大取代”理论的历史中找到解释,杀手们的宣言里明确无误贯穿着这种思潮

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凶手塔兰特(Brenton Tarrant)来自澳大利亚,他拒绝承认谋杀51人的控罪。塔兰特还模仿2011年挪威恐怖袭击案凶手布雷维克,在行动前发表了一份长达77页的宣言,名为“The Great Replacement(大取代)”,详细描述了他的极右翼思想。

在美国2022年水牛城的枪击案中,一名手持AR-15式步枪的白人男子闯进纽约州水牛城的一家超市,开枪杀死了10人,死者几乎都是非裔美国人。在疑似这名枪手发布的一份长达180页的宣言中,多次提到“大取代”(great replacement)理论。

发源于欧洲的“大取代理论”,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同样有巨大的市场。

别忘了,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颁布的第一个重要政策就是针对穆斯林国家的“旅行禁令”。这项震惊世界的极端移民政策,出自特朗普首席政策顾问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 )和班农之手。班农说:“来了这里(白宫)就要干大事”。2007年,米勒在杜克大学就为当时读研究生的斯潘塞(Richard Spencer)筹款。斯潘塞后来以主张白人民族主义而为人所知,还在2010年造出“非主流右派”(alt-right)这个词,用于形容白人至上主义运动。2009年,米勒开始为时任亚拉巴马州参议员、后出任特朗普司法部长的塞申斯(Jeff Sessions)担任通讯主管,两人联手打造了米勒称之为“单一民族国家民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并在国会中挑战当时的移民政策。米勒积极推动了各类白人民族主义出版物,并宣传了在新纳粹分子中流传的法国小说《圣徒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大取代理论”在幕后影响着特朗普政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朗普与班农

2017年美国夏洛茨维尔围绕拆除罗伯特.李将军像(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军队司令)的极右团体大集会中,参与者举着火炬高喊:

• 你们不会取代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任总统特朗普拒绝谴责这一暴力骚乱。

2021年9月,纽约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埃莉斯·斯蒂芬尼克在社交媒体上投放了一则助长“大取代理论”的广告,声称民主党计划赦免非法移民,旨在推翻美国合法选民的选择。

在当今的欧洲政坛,“大取代理论”的代表人物当属意大利现任总理梅洛尼。梅洛尼批评意大利当局接纳非法移民。梅洛尼反对接受外来移民及多元文化主义,认为非洲移民的大规模移入是有计划的举动,目的是取代、消灭意大利人,提倡封锁水路遏制移民流动,并打出“意大利和意大利人优先”的口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法国的勒庞也是这一理论的拥泵。勒庞主张对移民政策采取强硬路线,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已经失败,并主张法国社会要进行“去伊斯兰化”。勒庞呼吁暂停合法移民,主张废除非法移民成为合法居民的法律、减少向移民提供的社会福利、退出申根区并恢复边境管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勒庞

2013年,法国新右翼的元老温纳(Dominique Venner),为吸引社会对“大取代”移民危机的关注,在巴黎圣母院的教堂圣坛上留下一封信后,以三岛由纪夫式的惊人方式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枪自杀。这位历史学家写道:

• 法国很可能落入伊斯兰主义者之手……(反对同性婚姻)的斗争不能局限于反对同性婚姻……而应该是法国和欧洲人口的“大取代”,一种对未来更具灾难性的危险。需要新的、壮观的、象征性的姿态来让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动摇他们麻木的良心,唤醒他们对起源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勒庞表示了敬意:“向多米尼克·温纳致敬,试图唤醒法国人民是他最后的杰出政治行动。”

法国极右候选人泽穆尔,以及传统中右翼的候选人佩克雷斯甚至都直接使用了“大取代”来向选民说明外来移民的威胁。泽穆尔说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阻止‘大取代’并与移民作斗争”。佩克雷斯则说,“10年后,我们还会是世界第七大国吗?我们的国家将是统一的还是分裂的?面对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大降级’还是‘大取代’,都并非不可避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天龙八部》中一条贯穿始终的情节主线就是大侠萧峰的“身份悲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或许,这是人类的宿命,也是人类的动物本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胜军@终南山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