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一三十六岁女子用树叶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

一片树叶的价格竟然高达七千元,不仅国内极受欢迎,还远销到了日本美国。

自此,她从负债累累到一年就能赚九百万,还造福了上百户的妇女,带动了她们的就业。

那么女子是怎样用树叶制作成艺术品的呢?这些树叶为何能卖到七千元呢?

开设民俗苗绣店铺

杨丽出生在贵州省铜仁市,因为是苗族姑娘,所以她从小就学习了刺绣。

可那时的她一心想从大山里走出去。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杨丽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日子过的苦好在她成功的考上了重庆大学,毕业后留在重庆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稳定后她就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他也是贵州的老乡,还是一名军人,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的情况下两个人顺利的走到了一起。

婚后杨丽生下一个男孩,虽然夫妻俩沉浸在有孩子的幸福当中,可这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压力。

夫妻俩必须努力工作才行,可孩子就无人看管了,所以就把孩子送到了老家,虽然心中十分不舍但也没有办法。

此时的杨丽多希望能有一个在家就可以做的工作,那么就不用和孩子分开了。

可这是没办法实现的,家乡的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也不高,杨丽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了出来,回去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家庭和事业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杨丽心中是十分痛苦的,特别是她跟儿子见面的次数很少,每次儿子都对她感到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和自己不亲,对于母亲来说这是一种很心痛的事情。

后来儿子在老家吃不好住不好,营养不良的情况下发育的也比别人慢,看在眼里的杨丽十分心疼,可带到身边就没办法上班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丽打算创业,这样相对自由些收入还高。

为了创业投资,杨丽向身边人借了些钱,便开始投资购买设备做生意,可她对投资并不了解,所以这次的尝试毫无疑问的失败了。

折腾了半天的杨丽不仅没有成功赚到钱,还欠下了一笔一百四十万的巨额债款,负债累累的她开始想办法赚钱。

光靠工资是不够的,所以杨丽想要开店创业,作为苗族姑娘她们那里有很多民俗和地方特产,所以她就和妹妹一起开了家民俗苗绣店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说里面的特产一应俱全,很受游客们的欢迎,可这类店铺数量多,杨丽的店和其他店没什么两样所以竞争力不强。

虽说每天都能卖出去些,可挣得钱根本不够还欠款,因此杨丽的心里是十分着急的,她觉得要把店铺做好的话,必须要有独特的东西。

想要售卖别人没有的东西,是需要创新的,可怎么进行改变和创新呢?

正巧此时贵州当地举行了两赛一会,杨丽想着如果能在这场比赛中脱颖而出,得到评委的认可,那么店铺的知名度就可以提高,销量自然就会好。

叶脉绣惊艳全场

杨丽了解后发现,如果是传统的刺绣作品太过普通,必须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杨丽便开始找灵感,她每天都坐在店里思考,对这个比赛杨丽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因此她的神经高度紧绷着。

她看了当地大山里的各种特产,可都没有一个是十分独特的,都已经被人引用过了。

看到杨丽因为比赛的事这么大的压力,妹妹劝说她可以出去放松一下,说不定就有灵感了。

听到这话的杨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她骑着车就前往了外面,一路上看着绿树和风景她的心情舒畅了不少。

在看到绿叶上清晰的脉络后,杨丽心中有了想法,如果能在叶子上进行刺绣,那么肯定是个新颖的尝试。

有了想法之后的杨丽立刻开始搜集绿叶,它们必须要脉络清晰完整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费了一番心思后,杨丽找来了不少符合要求的树叶,随后她便尝试着对叶子进行改造并在上面刺绣。

最开始杨丽先按照教程把叶子清理干净,让它只剩下透明的叶脉,处理完的树叶看起来晶莹剔透十分漂亮。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树叶实在是太薄了一不小心就会把它弄碎,更别说在上面进行刺绣了。

杨丽尝试着在叶片上面糊一层东西,让它变得厚一些,可在变厚后又发现问题在于它太脆了,如果可以柔软一点就不那么容易烂掉了。

可怎么样才能变得柔软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杨丽,此时距离作品截止的时间已经很近了,杨丽连叶子都没有弄明白,更别说在上面进行刺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很多人劝说杨丽放弃,这么短的时间里她肯定不可能成功,可杨丽不愿意就此放弃。

由于思考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她觉得是自身知识认知有限,应该求助更专业的人才行。

于是杨丽就找到了两赛一会的评委申敏,询问她树叶的原理和变柔软的方法。

这才知道,原来树叶是碱性强才导致它很脆,那么酸碱中和一下,就可以减弱它的碱性了。

听到这话的杨丽恍然大悟,回家后她便拿醋进行中和,可用量和时间各方面都要进行精准的把握才行。

还要实验出哪种醋是最合适的,因此杨丽每天除了给儿子做饭之外,其他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实验上面,直到叶子符合要求可以进行刺绣。

就这样把叶子刚在醋里面浸泡过后,再在蒸笼下面放上些醋醺,最后再蒸煮一番之后叶子的柔韧度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百次的失败换来了成功,杨丽十分激动,虽然处理的过程复杂费劲,可却换来了十分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叶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柔韧度解决后,杨丽要对叶子继续加工,给它糊上米浆晒干来增加厚度,最后在上面进行刺绣,图案精美造型独特很是吸引人。

在比赛现场杨丽拿出了她完成的叶脉绣,评委们看到后很是惊喜,在叶子上进行刺绣的事情真是闻所未闻!

带动苗族妇女的就业

杨丽的刺绣水平高超精美,想法也很新颖,因此在2011年的两赛一会中,她获得了特等奖。

这次的获奖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叶脉绣,一片小小的叶子竟然能有这么精巧的设计,吸引了很多人的兴趣。

此事也被报道出去,大家都对叶子和刺绣的融合很感兴趣,纷纷找到杨丽来购买叶脉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订单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杨丽又喜悦有发愁,她想要更多的订单来增加收入,可叶脉绣耗时耗力并不像机器生产的产品那么规模化。

杨丽虽然手法娴熟,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可由于人手不足,她每年只能给商家提供三百片叶脉绣,这使得供小于求,即使加快速度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特别是在上海的一个贸易公司一下子给了两百四十三万的订单后,杨丽意识到必须要扩大团队的规模才行,只有这样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走向正规化的道路。

在需要人手的情况下,杨丽开始考虑从哪里找来一些人手。

叶脉绣要求制作者拥有较熟练的刺绣能力,而且比较精巧一般女性更适合做。

按照这个条件杨丽开始了寻找,可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像她当年那样出去打工了,只有妇女在家带孩子做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到这杨丽有了主意,那就是当地的妇女就是最好的人手,她们都是苗族妇女刺绣水平很高,平日里每家每户几乎都是女性刺绣然后卖出去补贴家用。

如果杨丽让她们帮忙加工,然后支付一定的加工费用,这样既帮助她们找到了工作,也增加了收入,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并且杨丽想起来当年她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老家的孩子,如果给了妇女工作她们就不需要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了。

有了主意的杨丽便申请了市里面妇联下发的小额担保贷款,有了资金之后她便购置了生产的原料。

跟几个村的妇女协商之后,杨丽就把材料给了周边的农村妇女们,为了保证她们制作的叶脉绣质量过关,杨丽还会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指导,符合要求的就会给她们加工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种方式,杨丽成功的完成了二百多万的订单,还清了之前欠下的巨额债务。

无债一身轻的杨丽开始更热情的投入到叶脉绣的制作当中,她表示一片的价格有时候可以卖到七千块,低一点的也都两三千元左右。

它的价格和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人工成本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虚空报价。

杨丽凭借着这个生意把家里面弄得越来越好,还带动了上百名妇女就业,让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叶脉绣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些艺术品成功走出国门,卖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

在2013年时,杨丽所经营的加工生产公司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九百万,这笔钱放在工作时,杨丽可能想都不敢想,但如今的她却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丽为了叶脉绣付出的心血和其中的心酸只有她知道,可即使存在失败的可能,她还是全力以赴,这才克服困难成功的做出了叶脉绣。

叶脉绣走出国门不只是杨丽公司的成就,更是将我国刺绣文化传了出去,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并认识我国的文化。

杨丽的故事令人感受到了女性的力量,她不仅是自身的成功,更是带动了无数女性有了追求事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