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东营市垦利区:“村BA”火出乡村振兴新生机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眼花缭乱的运球、攻防兼备的对抗、精准无误的投篮……赛场内,两军对垒激战正酣;人山人海的观赛现场,此起彼伏的助威呐喊,燃爆全场的热烈氛围……赛场外,激情与烟火演绎着同样的精彩。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山东(西部)赛区选拔赛暨垦利区第二届“魅力黄河口 激情‘篮’不住”乡村篮球赛,在垦利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篮球出圈 全民健身“火”起来

“美国有‘NBA’,国家有‘CBA’,咱们有‘村BA’!”热爱篮球的大爷苟福村说起来就很自豪。“我感觉这届‘村BA’很有观赏性,球员的技术性很强,球迷们也非常热情,还有啦啦队越来越专业了,我虽然打不动了,但是我们老少爷们现场看球看得过瘾。”“村BA”的“流量密码”既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礼赞,也是百姓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的追求。

“把篮球赛事向农村、向基层延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仅能培育体育基因,激发体育精神,而且能让城市的观众也领略乡村篮球的风采,让体育氛围越来越浓,也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垦利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体育运动中心主任郭冬香说。

在垦利,除了“村BA”,还有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气排球比赛、大学生返乡篮球赛、乡村系列赛事等层出不穷的体育赛事,为当地的乡村文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体育力量”。面对越来越火爆的比赛,垦利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扩建场地、完善设施器材,赛事火爆的同时带动了群众健身、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各村党建活动中心、各社区休闲场所,随处可见踢足球、打篮球、拉单杠的身影,一波新的全民健身热潮正奔涌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遗展示 文旅融合“兴”起来

今年“村BA”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它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体育赛事,更成为当地人民展示本地传统非遗文化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

借助“村BA”品牌效应,垦利区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黄河古道鲜鱼汤、巴氏黄酒、黄河口黑陶、黄河口草编、佛头黑陶、旗袍……这些地地道道的非遗产品、农特产品、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等,赚足了游客的目光。一排排可爱的非遗娃娃、小泥人好像会“说话”,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文化的开拓与传承。

“不看不知道,原来垦利也有这么多非遗技艺和美食文化,这趟感觉来的太值了,本来是冲着比赛来的,来了以后发现垦利人民特别热情,非遗文化独具特色,而且比赛水准确实也很高,我还买了几个公道杯和泥人做伴手礼,感觉体验非常好。真是没白来。”一位来自滨州的游客向记者介绍道。

除了“村BA”精彩赛事外,垦利不仅准备了融合了各地非遗产品、农特产品、工艺品等的非遗大集,也策划组织了群众文艺演出队伍献上特色表演,让观众和游客看过瘾比赛、赏非遗魅力、观节目展演。据了解,在比赛间隙,各镇街结合本地特色,编排自创盛世鼓舞、拉丁舞+啦啦操、健身操、欢歌中国梦、鼓动天地、足球秀等16个特色节目,激发观众的热情,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同时,比赛期间在场外设置非遗大集,集中展示龍麟元素摆件、水蓝蓝系列、螃蟹机器人、军马酒、洪福挂件、木叶盏、火燠草编等文创非遗、农特产品、工艺品类等产品,展示、展销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文创非遗产品,既推广了垦利特色文旅产品,也增强赛事的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繁荣 产业振兴“热”起来

自开赛以来,精彩纷呈的“村BA”不仅成为垦利人民喜闻乐道、茶余饭后的话题,也为点燃“夜间经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运动活力。

冰爽沁人的精酿啤酒、肉质饱满的碳烤生蚝、滚烫热辣的铁板鱿鱼、粉嫩欲滴的玫瑰冰粉……在赛场周边的夜市上,络绎不绝的球迷、市民穿梭在各类小吃摊中,有的人打包了一堆饮料,也有人选好摊子,就近坐下来吃一顿夜宵烧烤。“‘村BA’一开赛,人流量马上开始翻倍,来我这儿吃的好多客人是外地过来的,人一多,我们的销量也比平时翻了好几倍,虽然有点忙不过来,但是特别高兴,这不,这几天让我爸我妈都来帮忙穿签子了。这个比赛办得特别好!希望我们以后也多举办这类比赛。”星期八烧烤摊的摊主对记者说。

观比赛、看非遗、享美食……一“赛”火,百业兴。垦利区充分利用“村BA”带来的流量风口,激发经济新活力,火热的“夜间经济”让垦利的夜晚迸发出别样精彩,同时,比赛带来的客流也为稻田画小火车、杨庙•黄河里、泰升农场、“黄河廊道慢生活”体验区等周边游景区输送了游客。据了解,历时10天的“村BA”,垦利区共接待游客1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余万元。

作为黄河入海之地、油田崛起之城,垦利以独具特色的地理优势、绚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朴实厚重热情好客的城市品格将“村BA”的群众乐子转化为增收路子,将增收路子转化为振兴底气,助力更多村民“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以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为依托,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垦利台 孙林勇 通讯员 许秀明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