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6月,日伪军集中兵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陈群和第12团在玉田县孟四庄被日军包围。

陈群于1910年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幼年家贫,早年丧母,在贫困中与其父相依为命。父子二人给地主当长工、放牛。世道的不平,辛苦的劳作,造就了陈群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反抗精神。

1930年,陈群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勇立战功,他成为第三十军连长。1932年底,随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苏区,西征川陕。1935年陈群参加了广(元)昭(化)战役和强渡嘉陵江战役。战斗中他英勇顽强,指挥果断,先后被提升为团长和副师长,随后参加长征。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陈群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后,陈群到平西(今北京西部)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孤身进入民团上层,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指明前途,争取他们参加抗日。民团团丁多数是贫苦的百姓,不少人是端不起饭碗,跑到民团里混饭吃的。陈群也是穷苦人出身,了解百姓的疾苦,加上他待人和气,唠的都是家常嗑,所以,他很快和团丁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其中有些团丁不但对陈群十分敬重,而且接受了中共的抗日主张。到1937年冬共争取了10来个村的民团。不久晋察冀军区六支队的主力六团开赴平西,把争取过来的那些民团,改造、整编为第七团,肖思明任团长,陈群任副团长。

陈群和团长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和战斗,解放了平西1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初步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为配合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建立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肖思明、陈群所部改称第四纵队十一支队第三十三大队。5月31日,陈群率部从平西出发,过平绥铁路,挺进冀东。但是,刚过铁路,就遇到敌人的猛烈阻击。陈群奉命率领一个连的兵力在潮白河上游黑河岸边截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东进,在众寡悬殊的劣势下,陈群率部顽强战斗,从晚上一直战斗到第二天中午,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使主力得以顺利地越过黑河,转向东进。

在艰苦的反“扫荡”战斗中,陈群英勇顽强,身先士卒。10月间,主力西撤后不久,陈群率部与敌500余人激战于滦县、丰润交界处之华山峰村。一天,敌人从唐山、丰润驱车赶来,围攻第一游击支队的驻地赵庄子和松山峪,战斗在华山峰村附近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庄子和华山峰村之间有一座土山,是这一片地区唯一的制高点。敌人从另一侧抢登,由于坡度小,速度比较快。眼看着制高点就要被敌人夺去时,陈群抢过一位战士的机枪,大喊一声:“跟我上”,飞也似地冲上去。这时,敌人距山顶只有十几米远了。陈群率先冲到山顶,满头汗水架起机枪,向敌人猛扫一阵。战士们也随后赶上来,把日军赶下了山……接着,在陈群的指挥下,战士们忍着饥饿,顶着猛烈炮火的轰击,连续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毙敌30余人。夜间10点多钟,陈群率部撤出战斗。

1939年2月,陈群任冀热察挺进军第33团团长,后任冀东军分区第12团团长。1940年7月,陈群指挥第12团连续攻克玉田县鸦洪桥,丰润县三女河和任各庄等日伪军据点,毙伤俘敌500余人。随后攻入赵各庄矿,毙伤俘敌30余人,夺取弹药库,缴获步枪100余支,手枪2箱,炸药200多箱。

1939年8月,在滦县下龙庄伏击战中,陈群率部毙伤日军50余人。9月,为配合百团大战,在丰润县黄家屯设伏,击毁日伪军汽车3辆,歼日伪军40余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40余支。

1941年6月,日伪军集中兵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12日,第12团在玉田县孟四庄被日军包围。陈群指挥部队沉着应战。

陈群发现一股日军在孟四庄村头活动,便带领警卫员站在隐蔽处用望远镜观察着敌人动向,突然,敌人用掷弹筒射来两发炮弹,正落在陈群和警卫员身旁。陈群腹部受了重伤,两名警卫员当场牺牲。被抬至黄家铺村时,陈群叮嘱说:“要带好部队,指挥战斗”。陈群牺牲,时年3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群殉国后,12团全体指战员,在极其残酷的斗争环境中,继续奋战,为创建和巩固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年8月,陈群被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致敬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