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我国的经济再次迎来蓬勃发展,1-3月的GDP总量高达

29.63万亿元

相比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当下我国其实已经完全坐稳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接下来若是想让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那么如何让区域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平衡无疑是重中之重。

虽然近年来北方地区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上相比于南方城市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促进南北方城市协同发展,国家也在北方地区批复

西安、青岛、沈阳、郑州和济南五大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国家在北方地区批复打造的这五大都市圈中,人们普遍认为西安、青岛和沈阳或许将更占优势实现“起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千年古都西安,或因为都市圈规划再现辉煌

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文化与历史的古都,如今正因为国家打造“西安都市圈”的规划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从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对古都西安的期许来看,这座千年古都未来很有可能将会成为我国又一大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的《规划》明确了西安都市圈的范围,主要涵盖了

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的部分区县以及杨凌示范区

,整个都市圈的总面积达到

2.06万平方公里

覆盖人口约

期望到2035年将西安都市圈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布局与发展的关键节点,实现区域同城化和全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2010.76亿元

同比增长

5.2%

,位列全国各大城市

第22名

。其中

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

作为支撑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盘”,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3.5%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47.3%

因此未来在产业发展上,西安都市圈将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以及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安都市圈将打造1小时通勤圈推进

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公路网和航空枢纽

的建设,实现西安与周边城市之间交通的互联互通。

此外,西安都市圈还将协同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并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推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与咸阳临空经济带的建设与产业布局,支持空港新城申报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西安都市圈的逐步成型,未来的西安将会成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和生态宜居的“新高地”,并为陕西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海滨明珠”青岛,都市圈规划促进综合实力发展

如今的青岛可谓是

引领着山东省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2023年青岛市的生产总值达到

15760.34亿元

同比增长

5.9%

,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各大城市的平均水平。青岛不仅是山东省的经济重镇,更是国家打造的青岛都市圈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

《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青岛都市圈将构建以青岛为中心且涵盖周边城市的交通体系,并以青岛为中心推进周边各大城市在能源和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上的对接和联网,从而为青岛都市圈内城市的同城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与西安都市圈相同的是,

青岛都市圈也将致力于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通过提升提升市际公路的通达能力以及加快建设青岛国际枢纽海港和空港枢纽,真正地实现青岛都市圈内各大城市之间的“一小时通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西安都市圈不同的是,作为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城市,新打造的青岛都市圈势必将会侧重于科技创新的同城化发展。2023年青岛

“四新”经济(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

34.2%

,投资增长

20.8%

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

58.2%

在建设青岛都市圈的时候,都市圈内的各大城市

将协同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构建

开放型、网络型和融合型

的都市圈创新体系。届时青岛的蓝谷和古镇口核心区将成为青岛都市圈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区域,从而推动整个青岛都市圈的海洋科技和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岛都市圈的构建无疑意味着,青岛将在北方地区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并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起飞”。

“共和国工业长子”沈阳,或因都市圈重返巅峰

作为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的意义毋庸置疑是非常重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

《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

,沈阳都市圈不仅将实施

交通共联、产业共链、文旅共创、平台共享和生态共治

等七大工程,还将规划建设都市圈环线等

25个

基础设施工程,实现跨域通办事项

200项

以推动整个都市圈发展能级的跃升。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沈阳都市圈在经济发展上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2023年沈阳都市圈域内各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13万亿元

,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不过这显然不是沈阳都市圈发展的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官方信息来看,沈阳都市圈未来的建设

涵盖了沈抚同城化发展规划、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这些规划主要就是为了实现沈阳都市圈在经济质效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高质量发展。

而与此同时

沈阳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日后随着机场二跑道和四环快速路智能化等

18项重大工程

,以及沈白高铁与沈丹铁路外迁等轨道交通项目的落成,沈阳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将会更上一层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共链

则是沈阳都市圈发展的另一大亮点,所谓的“产业共链”就是围绕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新材料、航空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加强资源共享、品牌共建与市场共拓。

要知道沈阳曾经被誉为

“共和国工业长子”

,只要能够真正地实现产业共链,那么沈阳就能与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很有希望在制造业和工业发展上重返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27年沈阳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共同发展的能力将明显增强,并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未来的沈阳都市圈能否让沈阳与周边城市重返巅峰,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对于中央批复北方地区打造的五大都市圈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