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46岁的汉王朱高煦,被大侄子朱瞻基活活烤成了肉干,9个儿子也全被斩杀,一门被灭。

朱高煦,死得极惨,却生得极好。

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嫡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亲弟弟、明仁宗朱瞻基的亲叔叔。

他勇武过人,在靖难之役中,屡建奇功,颇受朱棣的赏识;朱高炽对这位一母同胞的弟弟,更是极尽爱护之能事,即便他聚众谋反,朱高炽也只是一笑了之、用加官进爵予以安抚。

临终前,朱高炽还授意太子朱瞻基“要好生看顾叔叔”,可仅仅过了一年,即位的朱瞻基就把叔叔做成了“烤肉”,灭了叔叔一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夺嫡之争

这一切,还得从一次造反开始。

此前,年仅18岁的朱高煦,因“言动轻佻”,“不肯向学”等问题,不受祖父朱元璋的待见,所以,仅仅受封为高阳郡王。

朱高煦常常为此感到不平:明明我也是嫡子,为什么哥哥朱高炽可以当世子、继承父亲的王位,我却不可以?难道就因为自己晚生了两年?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除非大哥死了,否则,朱高煦永无出头之日。

可直到有一天,朱高煦看到了转机。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高煦和哥哥朱高炽一同前往南京奔丧。

徐辉祖趁机向建文帝进言:

我这三个外甥,就数老二朱高煦最为勇猛无赖,他既不忠君,也不顺父,陛下不如扣下他做人质,如若放他回燕地,早晚必成心腹大患。

就在建文帝犹豫不决时,朱高煦偷了徐辉祖的宝马,连夜逃回了北京。

朱高煦的命运,就此发生了变化。

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遭了侄子的反,朱高炽因为体胖跛脚、行动不便,被留守北京,朱高煦则随军出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利用北京城内的一万老弱病残,与敌军斗智斗勇,终于不辱使命,守住了北京城。

而朱高煦在战场上,也是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充分展现了自己过人的军事才能。

1400年,白沟河之战,朱棣陷入重围、被敌军左右夹击。危难之际,朱高煦率兵赶至,不仅救出了朱棣,还斩杀了敌将瞿能父子。

1401年,东昌之战,朱棣遭遇埋伏,身边将士皆被射杀,连大将张玉也惨死沙场。性命攸关之时,又是朱高煦奋力杀敌,带着兵马及时赶到,才得以救出朱棣。

不久后,朱棣拍着朱高煦的后背,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好好干,世子身体不好!”

这话中的深意,已经不言而喻了。

朱高煦大为振奋,于是拼命厮杀,这才打退了敌军。

自此,燕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1402年7月,朱棣顺利入主南京,登基称帝,可以说,朱棣能取得靖难之役的成功,朱高煦绝对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狂妄的朱高煦

正在朱高煦做着“王位变皇位,次子变太子”的美梦时,现实很快给了他响亮的一巴掌。

一天,朱棣向大学士解缙问了一个困扰许久的问题,皇子中谁堪为太子?

解缙大吃一惊,自靖难之后,满朝皆知,朱棣更倾心于孔武有力的朱高煦,而瞧不上温厚仁弱的朱高炽。

但朱高煦一贯嚣张跋扈,对不依附自己的官员,经常非打即骂,所以大家对他评价很差。

解缙自然不希望这样的人当太子,认真思索片刻,解缙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好圣孙”。

好圣孙,指的就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史载,1399年3月16日,朱棣突然梦见朱元璋将一个象征皇权的大圭交给他,并交代说:“ 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猛然惊醒,这才发现,自己的长孙出生了。

对这个“自带天命”的孙子,朱棣自然是高看一眼,再加上,朱瞻基长得浓眉大眼,很有王者风范。

所以,朱棣不管是上朝理政,还是出战迎敌,都会带上朱瞻基,他要亲自培养这位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缙的话,彻底点醒了朱棣:只有传位给朱高炽,朱瞻基才有可能继承大统啊。

1404年,朱棣正式下令,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为汉王,就藩云南。对这个结果,朱高煦非常不满,自己劳苦功高,难道还比不过一个生性懦弱、笨拙跛脚的胖子?于是,他铁了心要跟哥哥争夺太子之位。

朱棣多次催促朱高煦前往外地就藩,可他以“云南偏远”为由,就是死赖着不肯走,也许是对这个儿子心有亏欠,朱棣默许了朱高煦的行为。

一个祸根就此种下。

不久,朱高煦又请求增加两个护卫,还常常对左右说:“我这么英明神武,难道还不能做秦王李世民吗?”

此时的朱高煦,完全有吹牛的资本,后面有老子撑腰,手里又有大把的武装,所以,他时常挑拨是非,根本不把太子放在眼里。

但执念太深,终成魔障。

朱高煦只记得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却忘了,李世民还干了一件事:逼迫李渊禅位,自己做了皇帝。

朱高煦想做李世民,朱棣却不想做李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15年,朱棣对这个儿子忍无可忍,将他改封到了山东青州。谁知,朱高煦以“青州地贫”为由,还是不肯就藩。

不久后,朱高煦和朱高炽奉命前去拜谒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