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冯晓晖

“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本篇首发于《九江日报 · 长江周刊》2024年6月23日,总第989期。发表时名为《6月往事之——九江在“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作用》。

概述:

1919年5月6日、8日,九江商界、学界、绅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分别致电北京政府、广东军政府,要求我国参加欧洲和会代表拒绝在“二十一条”上鉴字。

5月15日,九江市民罢市,以示抵制日货。与军警发生冲突,伤多人,亡一人。

5月20、21日,九江南伟烈等学校学生连日集会,宣布罢课,并推举代表赴南昌,与省城中学联合会联络,以求协调方略,并于5月25日正式成立九江学生联合会。

6月6日,九江学生开始罢课。并通电全国,要求中央政府决不能放弃青岛。九江各女子学校的学生亦分赴各地,劝导女界不用日货。

6月12日,九江码头工人罢工,拒绝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轮船装卸货物。轿工同时罢工,拒不抬送日本人。南浔铁路工人也罢工,表示声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四运动 图源:知乎

评述:

以上是《九江市志·大事记》中关于九江“五四运动”的几条记录。然而,这些记录与笔者所查询到的史料存在一定的出入,市志将事件发生的日期都算得太早。虽然笔者并不打算进行史料的详细分析和对比,历史蕴含在细节中,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是重要的,尤其当你能够理清历史逻辑的时候。

众所周知,“五四运动”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它充分发动了群众,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院校的共计3000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北洋政府预备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拒绝合约签字,严惩卖国贼,并提出联合全国各界一致奋起力争。

在“五四运动”的策划和组织中,正在北大读书的九江学子许德珩积极参与其中,他受各校代表委托起草了《北京学生界宣言》,成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许德珩后来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于1946年创建了九三学社。解放后许德珩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位,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九三学社的主要创始人和杰出领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广场 图源:香港中央图书馆

在北京学生们掀起了“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的学生也随之响应,其后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首先是商人,其后是工人,运动得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响应,各地的城市中都掀起的波澜,这些波澜中有的仅是微波不兴,有的却是惊涛骇浪

九江,是掀起五四浪潮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全江西,省会南昌的表现远不如九江。在全国范围内,九江也堪称“五四运动”的先锋楷模。据史料,九江是江西省响应“五四运动”最早的城市。1919年5月6日,九江学界得到北京消息,即开始发动各校学生,广泛宣传鼓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报》1919年5月16日

5月10日,即在运动爆发的第六天,九江总商会致电北京政府,请求释放被俘学生,支持正义举动。12日,九江教育会、南伟烈大学(今同文中学)、第六师范学校(后停办)、第三中学校(今九江一中)、圣约翰中学(与今柴桑区一中有较大渊源)等学校联合向北京政府致电,除请求释放学生外,还乞求政府万勿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两天后,斗争开始升级,部分商帮宣布准备抵制日货,规定在数日后凡从上海方向来的运载日货船只,一律不得在九江卸货。

5月17日,九江第一次召开了绅商学界联合大会,由本市士绅、商会和学生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一)组织国货维持会;(二)抵制日货;(三)组织救国储金团。会议还讨论现存日货处理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报》1919年5月25日

5月20日,在听闻外交努力不成功的消息后,九江各校实施总罢课,儒励女校的学生发动起来,走访各家各户,劝导妇女抵制日货,并分发自制的国旗,以引起妇女爱国观念。

5月21日,九江码头工人开始拒绝为日货装卸。继学生、士绅和商人后,工人也被动员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后,6月12日,九江实施罢市,店铺关门、铁路停运、港口运输中断,在日企工作的职员纷纷辞职。九江政府及军警也难以压制全市人民的爱国行动。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出版的《道路与选择》一书中,记载了下面这条有趣的故事:“九江划驳工人拒载日本人过江。一小划子载一东洋人,被工人发现将此划子拖上坡挂在树边,用粉笔在船板上写上‘此船不爱国’五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德旺《道路与选择》 天地出版社

在九江声援“五四运动”期间,九江各界,尤其是下层工人,表现出极高的爱国热情和政治觉悟。罢工不仅发生在九江城内,庐山的轿夫们宁可无收入,也不给外国人抬轿子。据报载,“是日‘宁绍’下水,有美国人往庐山避暑,有行李二十余件,均无人敢搬”,美国人愿出洋两元,工人说:“我们并不是说先生钱少了不搬,是因为日本人欺我中国太甚,是以我们罢工。”美国人只好自己已动手搬运,并说:“中国人热心甚好,不久即可强国。”

本次罢市,大约持续了一周,最后在九江政府的勒令下结束。其后,九江县知事袁延闿(后任浮梁县县长)自知得罪了地方,难以在九江立足,回到省府辞职。

九江历史上第一次大罢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抵制日货的活动却远远没有结束。笔者翻阅那年的报纸,竟然到了12月底,还有相关的报道。在此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将运动持续长达8个月的城市,极为罕见,大多数城市的抗议、罢工、罢市活动都在6月份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报》1919年6月17日

“五四运动”在九江,是一场堪称为波澜壮阔、前所未有、影响深远的群众运动,一百多年过去,笔者读到那个时代的文章,仍觉得心潮澎湃,为前辈们的爱国热情所感动。阅读历史的原始档案,才能真正理解历史。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那块“五四运动”的浮雕(见题图),并没有夸张的成分,它是那个年代真实的写照,也是对“五四运动”九江街头的写照。阅读了九江“五四运动”历史,就能理解它为什么是能够充分发挥群众,为什么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九江,这座“五四运动”中的英雄城市,这座革命意志曾异常坚定的租界城市,它的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革命历史,值得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