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斌 编辑:冯晓晖

“九江文史”发布研究九江的文史类文章。本系列在“浔阳叙话”“冯晓晖”两个公众号上发布,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原创作者投稿,联系方式见本公众号自动回复。

我们修水有两座文化高峰,一是诗书双绝的黄庭坚,一是学贯中西的陈寅恪,但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明朝的时候,祖孙四代五人出了两个右都御史、一个状元老师、五个诗人,它就是被时人称誉的宁州“双凤”周季麟、周季凤世家大族,这个家族也可以说是修水的第三座文化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水 周氏宗祠

一、文胜落户分宁县

修水周姓主要是周如川三子周肇、周启、周綮的后裔,另外周姓“八维”支来自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其先祖周世杰南宋度宗时曾任岳州太守,卒于官所,葬于今岳阳市临湘县太平乡赤土塘,其子周文胜为南宋武略将军。

咸淳末年,盗贼乱匪四处蜂起,湖广军帅吴隆授予文胜为参谋,带兵到江西洪州分宁县平定匪乱。在镇压的同时,对乱匪进行招安,对不相信官府不愿招安的全部捉拿起来。大帅吴隆命令周文胜:这些人都是逆党,应当全部处死,你监督把他们全部杀死!周文胜回去之后深为叹息,想:杀死谋逆的人是不需要怜悯的,但这些人中就没有误入歧途的无辜的人吗?!他每晚都面北而跪,五体投地祷告上苍,祈求得到这些盗贼乱匪的真实情况,用来帮助分清这些人中哪些是货真价实的贼匪,哪些是蒙骗胁迫误入其中的平民,从而使平民得到昭雪。

周文胜通宵达旦地对这些人一个个进行审讯甄别,然后确定哪些应该杀死,哪些应该释放。几天下来,果然辨别了一千多人是被迫误入盗贼行列的,于是将其全部释放遣送回家。吴隆听了周文胜的汇报后彻底醒悟,心里暗暗地想,差点误杀一千多无辜的人。于是,将文胜留在分宁县,管理分宁县的一切事务。(见《义宁州志·名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水 周家巷

周文胜留在分宁并摄县事后,在公务之余,留意山水名胜和风俗人情,左思右想之后,觉得蒙古铁骑南下一统江山是迟早的事情,而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分宁山川深重,交通不便,但却山清水秀地沃水甘,在世道不靖之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躲乱避世的好地方,于是,将家从岳州迁居分宁。儿子长大以后,安排长子荣夫居住丁田(今县城黄田里),次子居住官塅百花洲(今西港镇湖弦)。荣夫、贤夫分别生天用、天福、天佑、天与。天用等四人生维大、维信、维仲、维新、维宁、维良、维琛、维德八人,这八人都是“维”字辈,故后人将周世杰后裔称为周姓“八维”支。

二、状元老师周仲彝

修水历史上没有出过状元,但却有一座状元桥。这座状元桥在宁州学宫前面的泮池上,其遗址在城北修水大桥头林业大楼的对面,现在已被各种建筑覆盖。

这座状元桥纪念的是状元黎淳。黎淳,号朴庵,湖南华容县人,出生于永乐二十一年,他是明朝270多年湖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黎淳中进士,殿试被皇帝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成化元年(1465年),黎淳为皇帝讲解经史,一年后,升任皇太子朱佑樘所在东宫的左谕德,负责对皇太子进行教育,并参与撰修《英宗实录》,因功擢升左庶子。

成化十三年,修成《续资治通鉴纳目》,升任掌管太子东宫内外事务的少詹事。次年升为吏部左侍郎。弘治元年(1488年),明孝宗朱佑樘即位,黎淳升任南京工部尚书,不久改任礼部尚书。弘治五年(1492年),以年老多病辞官回乡,被封一品荣禄大夫。不久病逝,终年70岁。孝宗赐祭葬,谥“文僖”。黎淳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外,著有《龙峰集》、《明试录》、《黎文僖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修水 宁州大院

一个湖南状元,和宁州有什么渊源呢?为什么宁州要修建状元桥来纪念他呢?

原来,黎淳随在宁县(此时修水县称宁县)为官的父亲在宁县生活学习了十年。这十年是九岁至十九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十年,其品行学问道德文章在这一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十年中,黎淳一直跟随周铭进行学习,周铭是黎淳这个状元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老师。

黎淳的父亲黎斌,“湖广华容人。宣德间,由岁贡授宁县丞。性清约,条陈厉害,多中时宜。署篆一年,祷雨立应,拯饥有方。督兵剿寇,皆平之。勤政不遗余力。清察逃户,遍历乡村,秋毫无扰。以内艰去,士民奏保夺情不果,立遗爱祠祀之。厥嗣黎淳毓孕修江,后大魁天下,官尚书,谥“文僖”。(《义宁州志名宦》)

从《义宁州志》中黎斌传记可以看出,黎斌虽然仅仅是一个县丞,县里面的二把手,但工作非常积极主动,上条陈切中时弊,祷雨立应,拯饥有方,剿寇凯旋,下乡公干秋毫无犯,在宁县十年,深得士民好评和拥护。黎斌母亲逝世,按规制必须守孝三年,宁县士民请求朝廷夺情留任,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于是,宁县士民修建生祠祭祀他。

周铭,字仲彝,号可庵,宁县县城三王巷(今周家巷)人,是周文胜的六世孙。文胜生贤夫,贤夫生天与,天与生维良,维良生周瑾,周瑾生周铭。周铭的父亲周瑾也是官宦身份,曾经在新收服的交趾省(今越南北部)望江镇金场任大使,后来在交趾人的反叛中被交趾人杀死。

周铭从小就聪敏过人,知识渊博学问精深,尤其是非常精通《诗》、《书》、《春秋》三部经书。官府深知周铭品行正直,博学多才,学问渊深,加上父亲为国战死在交趾,于是将其作为孝廉向上推荐,但周铭却不领情,而在家居住,以教授课读学子为业。作为老师,周铭很有成就感,门下出了很多优秀学生,尤其是黎淳竟然考中了状元,因而《义宁州志》说:“及门之士多所成就,黎文僖公(黎淳)其一也。”

周铭在小的时候,送父亲去交趾上任,最后在紫石岭分别。长大之后,只要经过紫石岭就想到抛骨在异域他乡的父亲,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泪,很久很久之后才离开。母亲九十多岁,还是喜欢喝点味道醇厚的美酒,吃饭的时候,周铭都会把美酒摆到母亲的面前,晚上母亲睡觉之前也要给其倒上一杯。对待同母异父的弟弟,不仅关怀爱护备至,而且用心教导督促课读。周铭虽然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木秀于林,但却非常谨慎谦虚,经常提醒自己:我没有过人之处,凡是所有的作为,都是仅仅可以而已。因此自号“可庵”,并作《可庵记》自勉。

周铭交往的朋友都是“学问老成、端谨古朴之士”,像西安推官王琬、江陵训导匡泰、儒士冷清、士人陈郇兄弟。景泰、天顺、成化年间,宁县纂修县志,官府礼请周铭参加,他和儒士黄邦节、冷清、陈玦同事,自始至终做到不虚美、不隐恶、不诡辩、不抑抗,秉笔直书客观陈述,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阿附于人。七十五岁离世,著有《效颦》、《梅花百咏诗集》,因为孙子周季麟显贵,朝廷赠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荣衔。

《义宁州志》收录了周铭诗二首,现抄录于下。

云岭石横

礌礌幽岑幕幕云,垂阴布影弄氤氲。

若非洞口苍龙蛰,安得山头铁骑屯。

夜啸孤猿成独占,昼眠闲鹿谩平分。

也应变化为霖雨,润及山灵功莫论。

金鸡独石

不见黄金铸羽仪,空遗拳石已多时。

别从函谷关中去,归向扶桑树上啼。

道士叱来羊自起,将军射处虎何疑。

乾坤毓秀真如此,佳致还应入品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双凤”父亲周叔襄

周铭的儿子周叔襄,是“双凤”世家中承上启下的人物,他继承了周铭品行正直,好学上进,博览群书,才高学深的优良传统,又深刻地影响了宁州“双凤”周季麟、周季凤兄弟。

周赞,字叔襄,号梅月,周铭长子。生于明宣德丙午年(1426)十二月二十一日戌时,殁于成化年间,具体时间不详。族谱对其评价只有简单的12字:“读书循礼,晦迹邱园,艺文载志。”从这12个字,我们可以读出一些信息,那就是周叔襄读了很多书,不仅从书本里知晓了遵循礼数的道理,还身体力行,口碑甚佳。由于读了很多书,因而能写出高质量并被传颂于一时的文章和诗词,还被载入州志。

虽然周叔襄学问渊博才高艺精,但却深受父亲周铭影响,无意科举仕进,而是遁迹山水寄情林泉,逍遥自在地过完了一生。周叔像迎娶了青田主簿陈近山的女儿陈氏,生下了季麟、季骢、季鹏、季凤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这四个儿子中,最为闻达的是季麟和季凤,都是进士出身,都做到了地方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和右都御史。父亲周铭和周叔襄均因季麟季凤显贵,而被朝廷赠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荣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钦定四库全书》西河集卷七十七

周叔襄家境殷实资财丰裕,因而经常和文友骚客四处游玩,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义宁州志》收录了如下四首。

访丹霞道士不遇

欲究元元旨,来寻隐隐居。

鹤归松树晚,萤入竹林疏。

避俗门多掩,朝元席久虚。

丹霞还旧处,粉壁看新书。

经光法寺

特地叩禅关,禅关异俗寰。

鹤因巢树集,龙为听经还。

香袅烟霞里,钟鸣霄汉间。

浮生应罕到,一到一开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磨剑池

寻幽此日到仙家,磨剑池头景物赊。

千尺松杉参碧汉,半天楼阁绚丹霞。

夜闻白鹤归华表,时见青牛卧落花。

此去天台应咫尺,一溪流水泛胡麻。

过吴仙里有感

暂时不到吴仙境,一度经过一怆神。

禾黍已藏新狡兔,江山犹识旧贤人。

龙图宅废基犹在,仙子丹成井未湮。

宇宙茫茫无限意,落花啼鸟送残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斌

【作者简介】

周斌,1962年6月出生,江西修水人。江西书院研究会会员、东华理工大学修水创新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顾问。作品散见有关平台及书籍。

【读后记】

修水(包括武宁和铜鼓)是江西一个独特的文化高地,虽然历史上它长期归属于南昌,解放后又被划归九江,其实它是独立的。本篇也告诉我们,它与湖南的渊源有多深。近代最直接的例子:秋收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