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坐高铁会把座椅放倒吗?

近日在高铁上,发生了一起关于座椅调节的冲突。

前座乘客想放倒座椅,却没想到被后排乘客一脚抵住,直言要躺去卧铺躺!

双方僵持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因为影响公共秩序被工作人员带走。

视频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对此12306客服回应称,后排乘客不用餐时,前排乘客可以将座椅向后倾斜,至于座椅能否放倒需要乘客自行协商或者找乘务员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出门在外,大家应该互相体谅。

长途旅行完全不调节座椅靠背确实不舒服,高铁座椅不调节几乎成90度的直角,要真就这么坐几个小时,腰酸背痛是难免的。

但是如果站在后排的角度来看,前排座椅调节到最大角度,自己的空间就会被挤压,长时间在一个逼仄的小空间里也很难受。

更何况冤有头债有主,自己的空间是被前排占了,大家都是花的一样的钱买票,凭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前座后座都各有各的道理,作为旁观者无法明确的分出一个百分之百的对错来。

那么既然大家都没错,问题出在哪呢?

是出门在外的针尖对麦芒,心里存着反正这辈子也见不着第二次了,委屈谁都不能委屈自己的念头,干脆摆出互不相让的架势维护自己心中的权益。

还是这本来就是高铁火车一贯有之的矛盾,只是一直没法解决没人在乎,于是这种前后排之间的矛盾被转嫁到乘客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的乘车体验和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无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只要问题无法解决,就需要互相体谅,用人与人之间的将心比心换得和谐的乘车体验。

相信对于大多数后排乘客来说,前排稍微调整一下座椅靠背,倾斜角度不大,绝对可以接受,有特殊原因真要将座椅放倒到最大角度,事先沟通,后排乘客多半也能理解。

怕就怕前排放到最低,后排还要照顾自己后排的感受只能稍微调节,最后结果就是同样的票,同样的钱,空间被别人占了还符合规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人想着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忍气吞声,甚少有像这次事件中的女生,直接将对方的椅背踹回去,硬刚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在忍气吞声和正面硬刚之间,是否还有一个更温和处理问题的途径?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不能事事顺心是难免的。

相比一脚踹回去,或许礼貌协商是比激烈对抗更好的解决方式。

理性和宽容未必不能解决问题。

而这场在高铁上发生的纷争,就像是一面镜子,揭示了在公共场合中个体行为的失序和社交礼仪的匮乏。

高铁,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交通载体,其座位设计理应考虑到所有乘客的舒适与平等,而不应变成少数人的私有领域。

公共场所,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需要每个人的共同维护。

绝不是狭路相逢,有素质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