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天订单特别多!为了保证杨梅的新鲜,我们都是当天采摘,当天发货。现在道路好了,物流顺畅,江浙沪地区隔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上。

连日来,仙居许多梅农的电话都响个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我县始终坚持“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造美丽窗口,激活路衍经济,带动农特产品出山和旅游产业发展,为广大群众铺上致富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路兴业

农特产品出山入市

“路通了,村民出行方便了,农产品的销路打开了。”朱溪镇杨丰山大米的名气越来越响,价格也从原来3元/斤提升到15元/斤以上。

杨丰山村,海拔400多米,在环杨丰山田园公路建成之前,村里交通不便,这里产的大米基本上都是自产自销。

2016年,我县对环杨丰山的道路进行提升改善,将长6.5公里的田间道路由原来的4米拓宽至6米。同时,朱溪镇大洪村至杨丰山村下塘自然村公路历经近4年的改建也正式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因路而兴,民因路而富。借助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杨丰山大米走出大山,走进千家万户。

不只是杨丰山村,下各镇羊棚头村村民也深刻体会到“交通先行”的道理。

2020年至2021年,我县投资800余万元,对下羊线进行了改造提升,实施全线路面“白改黑”、两侧路肩硬化、排水设施增设和安防设施完善等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通达便利的交通优势,羊棚头村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目前,全村2000多人,90%的村民都种植水果,有果园近3000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人均增收1万多元。

除了畅通路网体系外,我县聚焦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全面构建“枢纽站场+农村公路+农村物流服务点”网络,实现行政村(居)全覆盖。目前农产品配送率达70%以上,带动3000多名农民进行电商创业,人均增收1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同比增加15%。

眼下,正值杨梅季,借助于农村物流100%全覆盖,保鲜要求较高的东魁杨梅30分钟内便可下山发往全国,让消费者品尝到从枝头到舌尖的第一口鲜。

以路促游

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最美农村路”和“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名单,仙居县环神仙居旅游公路榜上有名。

“这边沿线的风景很优美,杨梅也很好吃,果然这一趟没有白来。”从上海到仙居自驾游的游客祝美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居目的地”目标,以旅游公路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以神仙居国家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环神仙居旅游公路、以浙东“香格里拉”杨丰山梯田景观为核心的环杨丰山田园公路两条示范环线,以景引路,以路串景,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随着交旅融合的带动效应,环神仙居旅游公路沿线旅游车辆日均达8000余辆,游客达2万余人次。同时,公路沿线民宿和农家乐迅速发展,总数达400余家,占仙居县的6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叶村位于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块,在旅游公路的带动下,承接景区溢出效应,目前有民宿(农家乐)60家,床位1000多张,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旅游营收达2000多万元。

“我们民宿的房间半个多月前就被预订了,大家都是过来吃杨梅、看风景的。”在一家名为“涵霞夕舍”的民宿里,女主人陈贵芬正忙着给客人准备晚餐。

农特产品出山入市、旅游产业欣欣向荣……沿着仙居四好农村路一路前行,目之所及皆是以路为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景区增效的生动实例。

声明:转载稿件,请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四好农村路”,仙居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仙居县传媒中心

融媒体记者:周伊萍 郑梦媚

编辑:徐丽亚

责编:郑 芳

审核: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