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也是幼年登基、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果不是仅仅24岁就去世的话,其功业名望不会低于他的儿子康熙皇帝。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帝王,为啥只活了24岁,其实看看他这24年的生活状态,就能发现他活到24岁已然是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幸的童年,巨大的心理压力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去世的突然,此前并没有留下传位的遗诏。因此执掌大权的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对于皇位纷纷虎视眈眈。

争执不下间,多尔衮取折中办法,扶持皇太极年仅六岁的小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登上了帝位。如此一来,多尔衮以辅佐幼帝为由便可独揽朝政大权。

摄政王多尔衮一权独大,目无君主,一切朝政事宜均不上奏,自行裁断。

多尔衮以顺治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钤印,十分不便。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私收皇帝玺印的行为,直接向天下证明了,多尔衮形式上虽非帝王,但本质上已是帝王。而且其出行的规格用度全以皇帝相当,且多尔衮到后期甚至不用向顺治行礼。

福临虽然年幼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顺治帝在叔父多尔衮的多年压制下,养成了一种隐忍又高傲的智慧。顺治在他六岁登基时,就展现了他身为帝王高傲而不可侵犯的威仪。

在他的登基大典之前,他需要乘坐辇轿出宫到笃恭殿,乳母不放心年幼的顺治帝,想要登辇陪坐。仅六岁的福临便拒绝说“此非汝所宜乘”,由此显示出不可冒犯的帝王尊严。

就是这样一位生性高傲的皇帝,在多尔衮的多年压制下,竟在如此小的年纪就有了隐忍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使有诸多的怨恨与不满,小小的顺治帝还是恭恭敬敬的叫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闻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东直门外五里,迎多尔衮遗体。追封他为清成宗,依皇帝礼仪下葬。

而仅仅两个月后,有大臣上书多尔衮14条十恶不赦的罪状,顺治帝终于找到了理由发泄他被多尔衮压制多年的愤怒。当即废了多尔衮皇帝的名号,并亲自到其坟前,掘坟鞭尸。

已经做到了鞭尸的程度,这位仅仅十四岁的皇帝心中压力与怨恨可想而知。

也正是这样一个活在多尔衮阴影下长大的顺治皇帝,拥有着比其他皇帝更细腻的心思,更极端的进取心,以及更多精神寄托的需求。从他不幸的童年开始,就注定了顺治帝一生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宵衣旰食,发奋做一个好皇帝

摄政王多尔衮执政期间,并不希望顺治过早的接受教育,加上清朝刚刚入关,就没有给他请老师正经的授课。至顺治14岁亲政后,对大臣们所上奏章,多有不解。

顺治帝刚刚亲政,心中万展宏图大志,却不想先被看奏章难住了。于是开始了他不管不顾、日夜苦读的生活。

他曾经在自己的桌上写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他忘却了他也只是个孩子,顺治白天的时候处理国家事宜,晚上的时候读书读到很晚,只睡一小会,五更又起来读书,读到天亮还要背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来说,这样没日没夜的学习,根本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就不能保证顺治有强壮的身体。

但是这样做,使顺治帝成长迅速,年纪轻轻已经在国家的诸多事务的处理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满清刚刚入关,为了安抚汉人民心,顺治帝重用汉官,亲自学习汉族文化,并且将皇太极的女儿嫁给汉人藩王吴三桂以示友好。

在整顿吏治方面,顺治更是极其厌恶贪官污吏,重视恩科。一次江南乡试,出现了科场舞弊的问题,顺治为以儆效尤,把监考官们都砍了头。

顺治帝对民休养生息,对朝廷广纳贤才、励精图治。致使大清国初期,国力稳步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痴情帝王,专情董鄂妃

顺治帝不幸的童年,注定了他在感情方面将有着极大的寄托需求。顺治前后立了两个皇后,全部是来自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一个被废一个不得宠爱。直到董颚妃的出现,顺治才真正的收获了爱情。

董鄂妃的父亲鄂硕将军常年驻守在江南地区,所以他的子女们也在江南水乡的环境中成长。董鄂妃也因此养成了江南女子温婉贤淑的气质。

这一点与来自蒙古的两位骄傲豪放的皇后大不相同。董鄂妃,更加聪慧敏感,与顺治情投意合,可以给他提供感情上丰富的情绪价值。

另外,董颚妃自幼攻读诗书、悟性极高,这在刚刚入关的满族女子中相当少见,属于是名门闺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她和一直对汉文化感兴趣的顺治帝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愈深。

顺治对这位董颚妃的宠爱,是史书上可见的偏爱。董颚妃入宫后,位份提升得非常迅速,从贤妃一下升到了皇贵妃。在她册封皇贵妃之日,顺治帝甚至大赦天下,这在历史上是任何嫔妃都绝无仅有的殊荣。

入宫三年后董鄂妃诞下顺治帝的第四子,顺治欣喜若狂,称之为“朕之第一个子”,对于这个刚刚出生的皇子,传位之意已非常明显。

奈何董颚妃身体弱,孩子胎里营养不足,不到百天就夭折了。随之而来巨大的悲痛也使体弱的董颚妃在不久后,香消玉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