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海洋在调节地球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个国际权威气候监测机构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不断创下同期新纪录。为何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创同期新高?不断升高的海洋温度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本月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已连续14个月打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今年5月,北纬60度至南纬60度的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达20.93摄氏度,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3日报告说,5月全球大部分海域的海洋表面温度高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其中热带大西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创历史新高。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数据进行的一项分析显示,在气候变化的推动下,自2023年5月4日至今年4月,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每天都在打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值。其中约47天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超出同期最高纪录至少0.3摄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8月22日,人们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海边消暑。新华社发(塞尔日·阿乌齐摄)

当前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创同期新高,是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变化主要是指2023年年中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中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洋表面温度显著升高。截至目前,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继续减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总体上仍异常偏高。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指出,导致海洋表面温度升高的主要长期因素是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专家今年5月曾发出警告说,由于海洋温度创新高,全球珊瑚白化现象范围正在扩大,且程度加深。过去一年里,全球逾六成珊瑚礁遭受的热压力足以引发白化现象,而这一比例预计将继续增加。

当海洋温度过高时,珊瑚会吐出生活在其组织中、为其提供颜色和大部分能量的藻类,这样一来,珊瑚就会呈现白色,称为“白化”。如果海洋温度不能恢复正常,珊瑚会大量死亡,进而威胁到依赖珊瑚的物种和食物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2021年6月2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拍摄的大堡礁(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胡泾辰摄)

气候变化引起的热带海洋变暖还可能导致本世纪末极端风暴发生频率大幅上升。美国航天局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海面温度高于28摄氏度时就有可能形成极端风暴;海面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极端风暴的发生频率将增加21%。

世界气象组织前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曾呼吁:“海洋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正失去拯救融化中的冰川和冰盖的机会。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无疑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首要任务,以防止气候变化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