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炎黄大战到朝代更迭,具有相同生活习惯的部落也好、民族也好,总会因为某种需求组建成一个整体,共同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民族融合之后,形成了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然而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并不仅仅是五十六个民族这么简单。

每个民族内部都因为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各自的分支,在发展进化过程中,甚至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一系列民族特征,而今人就能够凭借这样的民族特征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发现自己祖先的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双瓣指甲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不少见到很多外貌不一般的人,譬如多一个手指、脚趾,或者指甲多一片少一片。

当我们以为这是先天性疾病的时候,寻医问药,有时候甚至需要通过手术来切除多余的手指,让自己变成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健康正常的人”。

然而多一根手指,似乎在家族谱系中还很常见。如果一个人有六根手指,那么他的父亲或母亲大概率也会有这样的特征,再往上数,他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也具备同样的生物学特征。

这几乎就能肯定,六根手指是遗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对于指甲片也是如此。

长在脚上的不容易被人观察,因此也不容易如同六根手指一般容易被人发现。

可事实就是,有的人脚趾的小拇指有两片甲片,其中一片是主甲片,另外一片宛如附加产物,附着在主甲片一侧。

偏偏这多出来的附加甲片,剪也剪不到,拔也拔不出,是和整个指甲连在一起的。

而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甲片,他的家族中必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具有相同的生物特征,并且能够各自代代相传。

不同于手指头多长了一根,可能影响美观,还影响使用,人们会选择手术切除;脚趾甲长在小拇指上,多了一层甲片,不仔细看也许根本看不出来,似乎于观瞻无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种遗传学特征,并不意味着疾病,而是一种起源的暗示。

二、 进化留存

我们知道,在进化过程中,生物会根据环境压力,留下对自己有利的生物特征,废除对自己不利的生物特征。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很多不适用于使用的生物习惯都被一一修正。譬如长颈鹿最开始并不是长颈,它的脖子也许会有点长,但也不会特别长,能吃到灌木上的树叶足矣。

然而在进化过程中,由于某种自然原因,低处的树叶没有了,只留下高处的树叶供食用。树叶很高,长颈鹿不吃就要饿死,于是一部分具有长脖子特征的长颈鹿因为能够吃到树叶而留存下来,其余脖子比较短的则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来的长颈鹿的脖子越来越长,它终于能够赶上进化的速度,发展出了与高处树叶适配的长颈。

这就是生物学中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任何一个具有遗传特性的生物学特征,都具有它存在的道理,也许并不是基因方向的突变,但极有可能包含了生物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从而导致整个群体产生了相当的特征。

而家族遗传中的两瓣趾甲,同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中原人在平坦的大地上务农耕地,养蚕织布,产生了一套能够延续下去的生活产业。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往往不会过得那么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方游牧民族多善骑射,而骑射的对应的生物本能是彪悍的体力,健壮的下肢。甚至由于常年坐在马背上,脚踩进脚蹬子里,脚趾甲被脚蹬挤压,在快速的摩擦之下,指甲分裂成两半。

每一代牧民都承受着这样的生存压力,以至于这个两半脚趾甲的特征就留了下来。

那之后,游牧民族和中原居民在混乱年代的战火中、在和平年代的交流中,发生了融合,虽然生活习性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但这个小指甲有两片的特征依旧留存。

就像智齿是几千年前由于食肉需要才进化出来的牙齿,到今天尚且没有完全废除,这个小指甲分裂的特征依旧在退化的进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