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093位真人故事

“哎呀!陈老师来啦,里面坐,我给你煮米线,自己放“帽子”呀!吃完别给钱!”

吃完米线趁老板不备,我赶紧扫了二维码付款,生怕被他发现,追出来还我钱。一出门,又被一群阿姨婶子围着打招呼:“小陈老师好呀!看了你发的视频,介绍我们云南的美食和风景,真好!”

在这个彝族自治县的小镇上,我被浓浓的情意包围着,心里特别温暖。原来当一名支教老师的体验这么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毕业照片)

我是陈颖,24岁,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毕业,目前在云南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做一名支教老师,为期一年。

2000年,我出生在江西新余市。父母都是单位的公职人员,我还有一个弟弟,小我8岁。尽管出生在江西,但父母因工作需要到了广东,所以我的童年是在广东度过的。

说起对美术的喜欢,要追溯到我上幼儿园,那时我才三岁。

在幼儿班时,我画了一辆在山野里穿梭的小火车。课间休息,小朋友们一起玩扔纸团,我索性把那张画揉成团跟着扔。

玩得正高兴时老师进来了,她看看我们,没说话,只是弯腰去捡地上的纸团。

凑巧,老师打开了我扔的纸团,轻声问:“这是谁画的?”我的小心脏都跳到嗓子眼儿了,心想被老师抓个现形,肯定得挨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时的素描)

于是,嘟着小嘴无辜又委屈地说:“是、是我画的!”老师并没有责怪我,而是牵着我的小手来到办公室,拿出一张超级大的白纸铺在桌上,温和地说:“你再画一下刚才的画!”

握着画笔,我飞快地填满了那张白纸。老师拿着我的画作,看着还没有桌子高的我,笑了,她说:“真不错,这张画可以拿去展览,参加比赛了。”意外得到老师的认可,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成就感满满。

不知道这算不算天赋,只知道,从那以后对画的痴迷在我心里扎了根。

当时,我喜欢临摹课本或者动漫插画,看到新奇的东西,会立马丢掉手上正在做的事情,投入到画画中。为此,经常忘记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支教团成员带学生们一起去乡村画墙绘)

看着我兴致盎然地作画,爸妈没有干涉,不过也没给我报兴趣班,只是抽空陪我去野外写生,给我买很多画材。

现在回想起来,若真是报个辅导班,我的兴趣反而会降低。毕竟每个孩子都愿意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愿意被迫学习,很感谢爸妈,给了我自由发挥的空间。

后来,爸妈工作越来越忙,又添了弟弟。带着两个孩子,他们有些力不从心,到上初中时,妈妈希望我回江西老家读书,让外婆来照顾。

我又面临择校问题。听说有一所寄宿学校,中考会加分,妈妈问我:“愿意去不?”我觉得寄宿学校很好玩,脑子一热就同意了。

可开学没多久,我后悔了。从小没离开过爸妈,真要面对长时间的分离,那点新鲜感早已荡然无存。

我想他们,每天都想。起初妈妈来看我几次,之后还是得回广东工作,我不得不接受漫长的校园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支教的学生们去采茶)

我成了留守儿童。孤独时,是外婆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画画陪我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不过,我也因此变得独立、坚强,毕竟一个13岁的孩子,没有父母在身边,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面对。

我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和画画上,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市重点高中。

高中时,我加入了校广播站,每天去学播音主持,期间还参加过电台节目。曾想过,走播音主持这条路,但爸妈很反对。

他们说:“主持人更新迭代速度太慢,而且家里没有这种背景,不能提供良好的支持,还是学画画吧!”

我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毕竟画画是从小就喜欢的,而主持不过是一时兴趣,便点头答应。

妈妈为防止我变卦,赶紧报了一个美术班,交了近1万元的定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校园大型晚会)

那段时间,我白天在校上课,晚自习和周末去学美术,仿佛又回到了三岁时对画的痴迷。

俗话说,鱼肉和熊掌不能兼得,因为心思都放在画画上,所以学习成绩掉了很多。

这件事被班主任发现后,找到爸妈,希望劝我放弃学美术,正经考个本科更好。

当时我也有点逆反心理,非常坚决地说:“不让学美术,我就辍学!”

爸爸被我的倔强吓到了,妈妈却扑哧笑了,她说:“我的儿子长大了,坚持你的梦想吧!”

尽管后来班主任又找了父母几次,但看到他们也支持我,只得无奈地放手。

有一天,班主任把我叫到一边,最后尝试劝说我:“你以为美院这么好考吗?”或许正是这句话,激发了我的上进心和斗志,毕业时,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国美术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婚杂货铺》获奖作品雏形)

很多人认为我是幸运的,但我却觉得,命运给予人们同样机会,去获得想要的生活。只是在做这道“加减乘除”数学题时,我选择了乘法而已。

大一军训时,我被选为学生代表,上台朗诵。没想到,高中时学播音主持的那点功底,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此后大学期间的很多晚会,都让我去参加。我成了同学眼中的“御用主持”,还担任了学校广播台的总台长,参加过全国大学生直播比赛,拿了一个单项奖,学校的社团也由二星升为三星。

2019年,我参加浙江卫视的一档节目《我就是演员》,有幸遇到了张国立老师。剧中有个角色,是要跟国立老师演对手戏,开始选的是我。

但剧情需要讲河南话,尽管我有语言天赋,但毕竟不是河南人,非常遗憾,跟角色失之交臂。最后演了一个没有台词的小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与张国立老师一起参演浙江卫视《我就是演员》)

那段时间,天天跑剧组,与张国立老师近距离接触。

排练的时候,张国立老师一边指导大家表演,一边检查道具是否逼真,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拍摄和录制经常到半夜,作为助演,我都觉得很累,但张国立老师没有一句抱怨。

这次经历让我在老艺术家身上,看到了什么是执着和敬业,也更加清晰了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大二时,我参加了学校的一个项目,是为云南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学生设计特色校服,并且联系基金会免费制作发给他们。设计时,需要与当地人交流,去了解孩子们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学生设计的民族校服)

在接触中,我发现这些孩子们受到外来思潮影响,有些排斥自己的本土文化。我们就是要通过美育传播,让孩子们重新爱上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次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国美院的教学宗旨:做一名美育传播者。

这条路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当时我就在想,毕业后要去支教。

可做支教老师哪有那么简单?得在学业和艺术创作上获得一定成绩,才有申请资格。方向明确了,我必须朝这个目标努力。

当时刚好关注到一个社会趋势,很多人都选择不婚、丁克。

因为原生家庭、自身、环境、性取向以及经济压力等因素,不婚群体不断壮大。

然而,在社会主流中,他们并不被人们接受,有一部分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类群体,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不婚群体造成的。

于是,我就把这些现象提炼了思路,用物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起了个名字叫《不婚杂货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婚杂货铺》获奖作品)

我希望通过作品,呼唤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婚姻。

当时,也曾担心这些观点是否会引起社会争议?老师的一番话,给我吃了颗定心丸,他说:“艺术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它不是用来批判社会的,艺术只需要呈现就好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的创作灵感不断闪现,作品问世获得很多奖项,还被收录进中国艺术设计年鉴。

此外,为拓宽视野,我还积极参加校外品牌合作。作为DIOR巴黎总部官方认可的插画师,曾多次参加DIOR在中国的活动。

2022年,受澳门国际青年智库的邀请,我随团队前往澳门实地调研,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破败的船厂——荔枝碗造船厂。

大家索性就用船当素材,并把中国茶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以“广府龙舟”为理念,对荔枝碗船厂进行设计改造,获得了2023年林风眠毕业创作银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获奖作品,广府龙舟的前期创作)

终于,我有资格做一名支教老师了。2023年7月,作为团中央第二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远赴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教育帮扶工作。

这也是中国美术学院自2014年起,第十年的志愿者活动。

比起当年支教的学哥学姐,现在的条件不知强了多少。以前到达昆明后,要坐17个小时大巴车到镇上,再倒车来学校。而现在到昆明后,只需要坐五个半小时的大巴车就能到达。

2022年,这个县已经全面脱贫。当地环境和治安非常好,还有外卖可以点。那一刻,我体会了国家扶贫工作的伟大和艰辛。

我主要支教的学校有两个: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和景东县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学校的学生都是残障儿童,有的生理残疾,有的智力缺陷,还有聋哑儿童,但这些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我发现他们不仅可爱,而且非常有趣。

休息时,他们还为我表演各种节目。

讲完课马上就问:“陈老师,什么时候再来上课呀?”看着孩子们,我感受着这份工作的意义,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很值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们开心,我也开心)

记得有次,下乡调研一个千年古镇,村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原始森林,因为是保护区,一般人进不来。

这个地方叫哀牢山,之前我在资料里看过,很想去,但始终没有机会。这回沾了支教老师的光,能一睹为快了。

在山里,依然保留着千年前茶马古道上留下来的印记,那是骆驼、马驼着货物走出来的沟路。

我能感受到斑驳的岁月,穿透时间的沧桑,展现出的盎然姿态,一切都是那么纯粹和自然。

这时护林员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不能再往前走了,里面有熊,会有生命危险!”这句话吓了我一跳,立即停住了前进的脚步。

支教生活中的新奇体验,让我完全忽略了疲惫,时常在想,该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呢?

没多久,我真的做了一件“有意义”的蠢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哀牢山千年茶马古道,背后就是原始森林,再往里走会有熊)

我所在的学校后面是个畜牧养殖园,有鹿、猪、鸡、鸽子、牛。课间休息时,学生们也会去养殖园,割黄竹草给鹿吃。

当时的我只想去帮忙,抱起黄竹草就去喂鹿了,后来觉得身上很疼,才发现已被割了一道道的痕。

学生打趣地笑我:“陈老师,太生猛了,不戴围裙手套,徒手搬黄竹草,佩服你!”

看着跟我弟弟一般大的学生们,我不服气地回道:“老师是在给你们上课,什么叫无知者无畏?”

欢声笑语中,我也得到一个教训:看似简单地喂动物,也有这么多的学问,一定要学会观察生活,否则会被生活欺负。

只要有时间,我就把云南的风土人情,和我的奇趣体验发到视频上,让更多人了解彝族这个地方,了解支教老师的生活。

没想到,很多当地人都看到了,而我成了名人。一出学校,就有人打招呼:“陈老师,你好呀!欢迎你到景东来支教!”

我心里美滋滋的,不光是因为大家认识我,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错误的示范,千万不能徒手抱黄竹草)

令我难忘的还有当地的美食,云南菜和米线特别好吃。我是江西人,喜欢吃辣,这边的口味正合心意,总担心自己会吃胖。

尤其云南的米线,每一家做法都不同,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料特别多,当地人叫“帽子”。有自己榨的辣油、麻油,还有薄荷、泡菜等。米线有凉的、炒的、煮的、干拌的。

一碗米线,再DIY各种调料,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我每次都能吃一大碗。店主知道我是支教老师,会说:“哎,你这个饭就不用付钱了,免单了!”

这份善意让我心里很暖,但吃完饭,趁店主不注意,我还是偷偷扫了付款二维码,悄悄溜走。

相比吃饭的幸福,我也有苦恼的事情,脸上和身上长了很多痘疹。医生说我对紫外线过敏,外加水土不服从,没办法,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一直喝中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线的调料特别丰富,每次我都能吃一大碗)

一年的支教生活快要结束了,回想刚来时,朋友贴心地为我准备了加湿器,说这边气候干燥,怕不适应。

一开始,我还觉得大小伙子甭这么娇气,所以没用。直到两天后,早上醒来发觉鼻子干了, 嗓子像刀片拉的一样疼,旁边宿舍的女老师还咳出血来,才恍然明白朋友的良苦用心。

支教生活已成为我人生最重要的维度之一,这是一次非常独特的经历和体验,之后我会继续读研深造。

回望20多年的时光,我追着梦想去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想说,趁年轻一定要去多尝试,生命如流水,只有激流向前时,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口述:陈齐煜】

【撰文:清风徐来】

【编辑:晓柒】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