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老爷岭。程英铁摄影

★老爷岭的名号为何忽然在吉林地域火起来

不知何时开始,蛟河市老爷岭的名号忽然在吉林地域火了起来,大街小巷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些以“老爷岭”为名头的铺面,例如“老爷岭杂粮店”“老爷岭蜂蜜馆”“老爷岭山菜店”“老爷岭煎饼铺”“老爷岭酒馆”“老爷岭包子铺”等等。原因大概是老爷岭山脉林海无垠,很少现代化污染,因而各类山野菜和杂粮、蜂蜜等土特产号称“绿色”“有机”“纯天然”,很受都市人的欢迎而已。

这几年,我时常阅读大清康熙时代的侍读大臣、史学家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那是高士奇于三百多年前的康熙二十一年春,随同康熙大帝东巡吉林时写下的日记,其中有他随同康熙皇帝在驻跸大乌拉虞村(今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时,专门采访居住在那里的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八旗壮丁,并重点描绘了康熙皇帝想去参观,但因连日大雨而未能去成的“喇母乌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山峻岭林海苍茫的老爷岭。头条选图

喇母乌稽,清史典籍上多写作“纳穆窝集”,即今吉林市东部的蛟河市老爷岭山脉。在写喇母乌稽时,高士奇连续四次写到了出产在那里的著名的长白山人参。这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

老爷岭不是一座山,而是一道宽几十公里,长一百几十公里的山脉。它像一个大大的“√”对号,自蛟河市以西的老爷岭主峰起,北连舒兰市,又蜿蜒西去天岗镇,忽然南折,经庆岭镇而绵延到松花湖畔的松江镇,形成了以老爷岭主峰为首、由海青岭、庆岭、秃老婆顶子、天桥岗、杨木大顶子、康大砬山等构成的系列山脉,逶迤曲折,重峦叠嶂,形成了吉林市东部山岭连绵的山区。其中古树葳蕤,林海苍茫,故大清国满语发音称之为“喇母乌稽”或“纳穆窝集”,汉语即浩瀚的林海。

★蛟河的老爷岭,也是因关老爷而得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条选图。

网络公布:因关羽关老爷而得名的山是辽宁省锦州市闾山西麓的义县东大榆树堡镇境内老爷岭,山上自古建有关帝庙上下两院。那确实是因关羽而得名。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国时,遭遇高句丽重兵伏击。唐太宗仓皇不敌而败退,高句丽兵却穷追不舍。情急中,徐茂公再出神招儿——

那夜高句丽兵将正穷追唐军到老爷岭上时,忽然钟鼓齐鸣,火把连天。三国名将关公赤兔马、偃月刀,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五缕长髯,绿袍金甲,驻马山头,青龙偃月刀一挥,叱咤一声“关某在此。何方喽啰,胆敢犯我汗王!”高句丽兵将素来敬畏关公,观其形闻其声,立即回马逃窜。哪知却是魏征假扮……但从此,此山成为“关老爷岭”,简称老爷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岭连绵,林海苍茫。头条选图

蛟河的老爷岭在地理历史学上称为西老爷岭而相对应的张广才岭的老爷岭,则称为东老爷岭。

对于蛟河老爷岭的名字,历来有几种解释:其一,老爷岭是满语发音“拉延粘力”,意思是“蔫吧”。我曾在《老爷岭》一文中写过。这是上世纪末一位年过八旬的满族老人讲述的。我曾在老人指导下顺口读过几遍“拉延粘力”,“拉延”二字果真像“老爷”二字的谐音。满族老人家说用汉语快读,“拉延粘力”就成了“老爷岭”。就如“遮根猜阿林”的满语发音,被汉语快读,其谐音成了“张广才岭”一样。老爷岭中的几座山头海拔都超过一千多米,山顶风大,春季树叶晚生,秋季树叶首先遭受雪冻,故而山下一片葱茏之时,山巅却叶凋草枯蔫蔫吧吧。故此,满语称之为“拉延粘力”即“蔫吧”之意。

其二,蛟河地域有老人说,蛟河老爷岭之主峰古代也曾建有关帝庙,故此山称之为老爷岭。

然而,前不久的几次采访,却动摇了我对老爷岭名字原来的认知,而是获得了新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山峻岭。头条选图

★晚清的闯关东者后代解密老爷岭名字:因人家而得名

在老爷岭包子铺,我遇到了一位“杠爷”,他并非关东木帮中专门抬大木头的杠力帮的“杠爷”,而是因为他说话有些像惯于抬杠的架势而获得“杠爷”绰号。

“杠爷”原住蛟河市老爷岭大山沟中,现在儿女在吉林市创业成功,都买了楼房买了车,因而全家迁居吉林市。儿女抗不住“杠爷”的整天絮叨,就给他开了个老爷岭包子铺。老爷岭的名号自然是他加上的,表示自己不忘本,故土难离。

“杠爷”姓吴,祖籍山东省安丘县。他是吴家先祖闯关东者的第十一世孙。怕我不相信,他偏要翻箱倒柜地拿出家谱让我看。直到听我心服口服了他才收起了杠劲儿。问起蛟河市老爷岭的名字由来时,杠爷端来一壶老烧刀子,四样小菜,一盘他亲自做的“杠爷包子”,不容置疑地命令我:边吃边喝边聊。我害怕他的杠脾气,恭敬不如从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雾缭绕的崇山峻岭林海。头条选图

三杯酒下肚,“杠爷”开了口:我的老辈讲,二百多年前,吴家老祖逃荒闯关东落脚在老爷岭,那时山无名,附近的人就叫吴家窝棚。吴家有一儿二女。后来,大女儿嫁给了山下老李家,二女儿嫁给了另一山沟窝棚的老孙家。儿子跟着老祖住,娶了媳妇依然住山上。此后各家的孩子大了,都要走亲戚,于是,儿子家的孩子要到大姑家、二姑家串门,就说李家窝棚是大姑家,孙家窝棚是二姑家。而两个女儿家的孩子要去山上看姥爷姥姥和舅舅,就说山上吴家窝棚是姥爷家,姥爷家住的那座山,就叫“姥爷岭”。念道俗了,传到后世就成了老爷岭。你看,现在乘坐吉林到蛟河的慢车,过了六道河就是老爷岭,过了老爷岭,就是大姑家、小姑家。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那是咱关里人闯关东的文化印记。遇假包换。你不用怀疑。听我的没错。

“杠爷”说得不容置疑,不愧杠爷名号。其实他说的,和我过去到老爷岭车站附近采访了解的内容大同小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参图画。头条选图

★大清喇母乌稽棒槌营后裔解密老爷岭名字:因人参王而得名

在“老爷岭酒馆”,我遇到了另一位史姓满族耄耋老人。这家酒馆是他儿子开的。闲来无事,他便来“老爷岭酒馆”坐坐。史老爷子干净利索、识字、健谈,特别喜欢讲他的老家老爷岭的那些挖参、狩猎、上木帮、闹土匪的故事,很招人喜欢。

许多老年人就喜欢听他讲山里的古事儿旧闻。就这样他身边聚集了一帮老头儿,常常三五老友一聚,一人一壶老烧刀子,结伙要几个小菜,一边喝一边唠闲嗑。你说“牛马行”,他说“柴草市”,另一个说“圈楼”,还有说“东大滩”解木排的。而史老爷子就喜欢讲老爷岭。

人是喜欢热闹的高级动物,一看这酒馆热闹,都喜欢往这里凑。儿子经营有方,不断在酒菜口味和服务上下功夫,因而把个老爷岭酒馆办得红红火火。史老爷子成了酒馆的摇钱树,不来,儿子儿媳都不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家酒馆。头条选图

那天,我闻讯前来听老爷子们讲古,恰巧史老爷子讲起了老爷岭名字的由来。我心中大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史老爷子说,他是地道的满族人,祖居老爷岭下的采参营,就是汉人说的棒槌营。现在,那个屯子早就没了。到了民国时期,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解散了,棒槌营也散伙了,棒槌营的参丁们——就是官家让专门挖棒槌(人参)的人,有的搬到了吉林,有的搬到了别的屯子。剩下几户,大概觉得棒槌营散了,风水也败了,就都搬走了。不过,我们家家都是有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谍谱的人家。

史老爷子说,二三百年前,整个吉林到蛟河地面,山岭重叠,森林茂密,满族人就管它叫“纳穆窝集”。这么大的地面没有什么人,只有祖上那些打牲衙门的壮丁——就是什么“纳穆窝集猎户营”和“纳穆窝集棒槌营”的壮丁们在里边打猎、采人参、采松籽、找蜂蜜、采蘑菇、剥桦树皮、挖松明子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族渔猎。头条选图

需要说明的是“猎户营”、“棒槌营”都是后来的闯关东来的汉族人对猎人和挖参人的叫法,满族人都叫“打牲”,管人参叫“奥尔厚达”,就是百草之王的意思。

史老爷子说,凡是打牲衙门进贡的东西,都是这些分配到“纳穆窝集”来的八旗壮丁成年累月地在山里弄。至于那座山、那道岭、那条河叫什么名字,都是大家因为在那里见到了什么,干了什么事儿,或者那里有过什么故事临时定个名儿,用这个名儿来定位那座山、那条河、那座岭。像老爷岭中的庆岭,满语是“庆阿令”,就是一道正东的大山的意思。汉语就叫成了庆岭。

就说老爷岭中的蛟河的天岗,是后来汉族人指那条贯通东西的大山像天上的一座桥似的就叫天桥岗。那个地方清朝时实际上叫“额赫穆”,是指山下那条大河是“浑浊的水”的意思。那条大河暴雨过后,各条支流汇入其中,浊浪滚滚,浑浊得很,所以那里的满族人就叫它浑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族萨满祭祀。头条选图

史老爷子说,老爷岭的意思,根本不是闯关东者那么说的,那名字是从打牲衙门在纳穆窝集的棒槌营来的。听祖上辈辈传说,有一年,纳穆窝集所有的采参壮丁从夏天到秋天都没有采挖到一苗像样儿的人参。衙门总管急眼了,下死令一定要在纳穆窝集挖出几苗像样儿的大人参。否则衙门交不了皇贡,壮丁们就得获罪受罚。

可是,一直到山里落雪了,大伙儿也没有找到一苗像样儿的人参。真是邪了门儿啦!任人参老把头天天请老萨满跳神祈祷也没有用。大伙儿愁呀,因为大雪一落盖满山,根本就无法找到人参了。采参壮丁们人人愁得朝着最高的大山跪下来祈祷,想想完不成今年的采参任务,大伙儿都会被定罪,老婆孩子怎么办?因此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领头的采参老把头说,弟兄们别哭了,发昏当不了死。“奥尔厚达”(人参)是百草之王,通神通灵哪,他不会眼看着我们遭罪不管的。今天大伙儿就喝个大醉,明天出了太阳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族祭祀。头条选图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大伙儿本来认为幸运会跟着新出山的太阳来到,可是天却下雪了。
壮丁们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吓得大哭起来。这是老天爷要灭我们挖参人哪!

这时老把头说:大家别难过。我昨晚上遇到神仙老爷爷了。神仙爷爷白胡子白头发,身上穿着绿莹莹的人参叶子衣服,头顶的白头发梳成一个白疙瘩,上边插满了人参的红榔头(穗头),我仔细地看了好几遍,那是“奥尔厚达”的红榔头呀!

大伙儿听到这里,眼睛一下子亮了。因为挖参人相信梦境。好梦会给他们带来好运。

老把头继续说:那神仙爷爷骂我只会哭,满山是人参为什么就找不到?他说完往那高山上一指,就慢慢往山上走了。这时,我看见树林中走出了几个人参仙姑,都是绿衫绿裙红包头。包头外都露着红红的人参穗头。老神仙回头笑眯眯地对我指指那几个仙姑说:你记住,我是老祖宗,她们是大姑、小姑……说完,气势昂昂地朝着山上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参姑娘。连环画封面拍摄

大伙儿一听,老把头梦中的老爷爷和仙姑,肯定是神仙托梦来了,跟着他们的脚印走,说不定就能找到他们呢。找到他们,说不定就能找到像样儿的人参呢!

于是,大家跟着老把头朝着一座最高的山爬去。可是下雪的地上竟然没有老神仙几人走过的脚印。但是老把头并不停步,一直朝着高山顶上爬。最后,来到了半山腰的松树和柞树、椴树、榆树的杂木林中。老把头停下脚步,闭目凝思,说:梦里那神仙爷爷来到的地方,好像就是这里。

老把头睁开眼四周撒目,忽然看到了一棵在雪地里盎然而立的人参,油绿的叶子上托着洁白的雪花,六个枝杈车轮似的托着一个红红的穗头,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这时候太阳忽然从云层里露出来,柔和的阳光和人参的红榔头互相辉映着,红光四射。老把头噗通跪下了。所有挖参人都跟着老把头噗通噗通地一个个跪在雪地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参图画。头条选图

大家磕过头,拜过山,待要采挖时,老把头却围着那棵茎葶足有大拇指粗的人参转了三个圈儿,最后说:弟兄们,这棵人参可能就是那位老神仙。我们不能挖他呀!大家散开找找吧!

大家一听有道理,于是散开周围一找,果然在下坡头的两个山脊上找到了两株茁壮的四品叶,茎葶都有小手指粗。

老把头领着大伙儿挖出了这两株人参一看,个个都有胡萝卜粗细,而且在它们周围又挖出了几苗略小些的人参,居然也比平常年头挖的大个儿人参好。

老把头告诫大家不要再挖了。人参老祖赐我们这几棵人参,足可以交个好差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白山人参。作者手机拍摄

于是,老把头管那有着六品叶人参的山叫“奥尔厚达汗”。

奥尔厚达,是百草之王。汗,是满族的人间之王,即汗王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百草之王中的王,是满族人尊称的玛法,就是人参老爷!下面那两处挖出人参的地方,就根据挖出的人参的先后顺序,一处叫“大姑家”,一处叫“小姑家”。这座有着六品叶人参的大山,就叫“奥尔厚达汗”,就是“人参之王山”。

史老爷子的讲述,完全颠覆了过去我所有对蛟河老爷岭名字渊源的认知!但深思下去,却觉得甚合逻辑。

第一,因为清朝的蛟河老爷岭山脉地面中的确没有汉人活动,唯有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壮丁们在此狩猎、采集。

第二,康熙皇帝的侍讲近臣在《扈从东巡日录》中写喇母乌稽(纳穆窝集,就是如今的老爷岭山脉)时,因为采访了“伊车满洲”的八旗壮丁,才浓墨重彩地四次写人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白山人参。作者手机拍摄

★许多地名文化,难说孰是孰非

其实,任何史料都有其局限性,不但局限在执笔人本身的理解,也局限于当时讲述人见闻的准确性。但我们又不得不把史典作为根据。细想开去,即便是司马迁写《史记》也有着众多的浪漫和故事性的描绘成分。譬如猛士樊哙,司马迁可曾见过他目眦尽裂的样子吗?见过他放下盾牌,挥刀砍下猪腿肉而大吃大嚼吗?文学笔法而已。

现在的地域文化中,不乏各具特色的民间传说、瞎话、故事。它们的内容实质只是附会历史或者捕风捉影,但却演绎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并因其好听而流传于世。这就是故事的生命力。地方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核心内容,她向上向美向善,不乏正能量。所以习总书记要求大家讲好“中国故事”。

如果读者或者有关学者非要固执地让以各种形式写文化写故事的作者拿出那个故事的史料证据,那就是无异于让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蒲松龄非得拿出《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中的某人、某时、某地的真实证据一样。因为史学界曾求证过无数“历史剧”。我认为这是缘木求鱼。因为故事和传说,就是故事和传说。它属于文化范畴,不属于史学学术范畴。正如此篇的“老爷岭之名由来”只是不同的民间传说,真的没有查到哪家史典如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