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序是初夏,山坡上的梨花落尽,苹果花正开,油桃尚显青涩。

日头底下,绿荫之间,同村里辛勤的果农一道,呼应着五月的红润且热烈的,是一树树饱满多汁的樱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二三月的春夏之交,樱桃树开梅花样子的白色小花,五六月份是结果的季节,果实未熟时呈青色,熟透后有白红两种颜色——红色的通透如玛瑙,叫红灯笼,皮薄多浆汁、味道甜;另一树像翡翠,玲珑小巧,称呼为黄白粒,甜中略带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细细回想,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确实没有关于樱桃的课文,所以我们这一代村里孩子关于水果的畅想,便很是局限了,多是来源于本地苹果、山楂、桃子等味觉实际,直到九几年上了小学,除糖精制作的刨冰外,校外的小摊点上开始出现樱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缘于品种的制约,那时候的樱桃小小的,抵不上现在樱桃的一半大,味道酸涩令人攒眉,皮包着硕大的果核,汁液少得可怜,但这并不能阻止其成为学生们社交的硬通货,夏天口袋里略带汗味的小珠子们热乎乎的,是青春的回忆中难忘的味觉。

现在的樱桃果实多球形,粒大饱满,一蒂双珠的也不少,迁西俗语称三粒的花生为“骆驼”,这种两粒连在一起的樱桃被采摘客们形容成“猴屁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沟村北山间这片樱桃林始自2012年县迁建办给村里一个百亩果林项目,4000多株樱桃树在这里安家、开花、结果。

好酒不怕巷子深,南来北望的游客从听得风吟鸟唱,到眼见水岸边花红柳绿,细嗅山野间果香隐隐,寻寻觅觅之后,才在樱桃林中,找到红果子的主人。

客从五月来,花在二月开,鸟鸣穿林过,与人争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樱桃熟了,和游客同来采摘的有地上的小兽成行,天上的莺燕成群,白沟果农每年树下的看顾,更像是一个关于初夏的守候。

“今年还没见过刺猬,喜鹊什么的倒是很多。”

“樱桃不算多,味道却不错,人来便是客,树下好吃喝。”

二月的花、三月的风、四月的雨,在五月六月的阳光中定格结果,

北山的绿、滦水的青、借村名之白,颜色着旧城农家的生活。

THE END

(本文由旧城乡供稿)

文字:郭佳霖

图片:刘红涛

编辑:于佳卉

编审:贠开芳

新闻热线:0315-5611257

诗意山水

画境栗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