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袁世凯登基称帝,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心腹大将冯国璋竟会成为这件事最强烈的反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时年元旦,梁启超应袁克定邀请,赶赴南京汤山参加酒宴。

袁世凯的这个瘸儿子,当时还请来了杨度作陪。推杯换盏间,他滔滔不绝,细数共和体制的诸多缺点,而后意味深刻的看向梁启超“您对此怎么看?”

“我只研究“政体”不研究“国体”,所以不敢往下言论……。”梁启超听罢讪笑着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启超此番话虽然把袁克定给搪塞了过去,但他心里直打鼓“袁克定到底为什么会讲这些?”

梁启超带着这个疑问,在回广东探亲期间,特意绕道南京去见了冯国璋“你说袁家到底有何居心,他们是不是想要推行帝制?”

冯国璋沉思片刻“我也不清楚,但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我必须亲自北上,当面向袁世凯问个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国璋刚到北京,段芝贵就前来叙旧,二人寒暄过后,段芝贵开门见山“咱们北洋众将领极力推选你做代表,劝说袁世凯总统推行帝制,登基称帝……。”

冯国璋内心大为震动,但他并没表现在面上。段芝贵紧接着又说“全国的师长、旅长都是这么想的,而且已经有所行动。”原来,冯国璋抵京前,袁世凯早已挨个召见了各地军界要员,问过他们“到底是共和好还是帝制好?”不过,至于众人的回答,外界无从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探明情况,冯国璋先后三次“觐见”袁世凯。前两次,每当他提到“国体”,袁世凯就会有意岔开话题。直到第三次,他变换方式,以汇报和请示的态度开口道“外面都说大总统想改共和为帝制,这是真的吗?”“要是真的,还请大总统早点指示,我们也好在地方进行提前准备啊!”

跟随袁世凯多年,冯国璋对上司的为人非常清楚,他只能试探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袁世凯此时早已对冯有了戒备心,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如今他一统天下,必须对下面的将领提高防范,唯有这样才能避免权利旁落,尤其冯国璋和段祺瑞此类心腹,羽翼已经丰满,且身居高位,手掌重兵,若是再让他们张罗帝制,获取政治资本,影响力只会更大。

即便冯、段没有造反之心,可待到他袁某百年之后,这江山恐怕还是会易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面对上门追问的冯国璋,袁世凯嘴巴紧得很,但为表示“君臣”的亲密无间,他故作推心置腹的讲“咱们都是自己人,我也不藏着掖着,你说现在的我和皇帝有什么不同?在许多人看来,当皇帝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吗?但我的那些儿子,根本就没有能够肩负管理国家大事重任的,再者帝王家庭免不了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为子孙着想咱就不能这么干……。”

见袁世凯不讲真话,冯国璋就采取迂回战术“谁说不是,传言在江南闹得沸沸扬扬,他们根本就不懂大总统为国为民的宏图大愿。”“但是等到中国强盛那天,各地百姓共同拥戴,大总统怕是推也推不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听罢脸色一沉,拍桌而起“那就太不像话了,他们要是这么逼我,我就去异国他乡养老,不再过问国事。我有个孩子自伦敦求学,我正计划在那边购置些薄产呢。”

冯国璋这次信以为真,回去后很快就转告梁启超,袁世凯没有当皇帝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但这件事还没过多久,袁世凯的喉舌《亚细亚日报》就公然鼓吹君主制,刊载《君宪救国》释放恢复帝制信号,随后袁世凯支持杨度搞的“筹安会”便正式成立。

全国哗然之际,冯国璋十分恼火的对亲信说“我跟了老头这么多年,鞠躬尽瘁,辅佐他做元首,当总统。他倒好,处处提防着我,连句真话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管冯国璋怎么生气,袁世凯推行帝制事宜仍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筹安会向各地军事将领去电,要求他们明确表态,不久后就有19位将军回电,支持袁世凯称帝,但其中并没有冯国璋的名字。

就在段芝贵准备去电询问情况时,政事堂收到一份以冯国璋为首的联名电报。电报并没有对帝制做出表态,而是说改变国体这种大事,应该由国务卿定稿领衔,再提交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共议,以示公正,而并非交由筹安会和段芝贵等人“胡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世凯因此被气的心里直骂娘,但他并不占理,只能强颜欢笑公开征求国民意见,同时派阮忠枢前往南京游说冯国璋。

阮忠枢是以袁世凯代表的身份去见冯国璋的,但他却处处卑躬意谦,苦口婆心的说北洋团结最主要,劝冯国璋性子别太硬,可以不赞成,但也别公开反对。冯知道这件事已成定局,他根本无力改变,所以应付了阮忠枢几句,就给衰世凯拍了电报“服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通过了所谓的“拥戴”书。次日,袁世凯登基称帝,这天北京城里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而袁世凯就在居红堂接受了百官朝贺,这在冯国璋眼中是极其荒唐的情形,他们征战多年国家不进反退,实在让人可叹可悲

(三)

袁世凯登上帝位后,定年号“洪宪”,都城设于北京。冯国璋当时被任命为参谋总长,但他直接以身体抱恙为由,拒而不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防止冯国璋闹事,袁世凯特派蒋行雁、阮忠枢携“官医”赶赴南京“探病”,并下令官医留驻诊视,严密监控冯的举动。冯国璋那么多年可不是白混的,他早在袁世凯登帝前,就和反袁势力取得联系,并暗中捎信给梁启超,希望云南尽快起事,他会竭力配合。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主导的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派冯国璋领兵平乱,他还是装病不干,一直在暗中和各省通气,密谋推翻帝制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待到1916年3月,冯国璋公开复出,他此前还对袁世凯有所顾忌,只在私下和各省军事首脑联系,如今“明目张胆”直接高举“拥护共和”旗帜,导致时局紧张氛围陡然提升。

短短数天后,陆荣廷响应云南宣布广西独立,加入护国军行列。随着反袁声势的扩张,北洋军事集团人心惶惶,为寻找政治出路,相继倒戈冯国璋。而冯国璋也由此成为了袁世凯和护国军两大阵营之外,第三势力的核心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四川督军陈宦派胡公鄂赶往南京秘密会见冯国璋。

“陈将军对时局的态度全看您,四川到底要不要独立?也是听您的意见。”胡公鄂直言

由于陈宦是袁世凯的心腹,冯国璋在没摸清对方的真实来意前,只是含糊的应付了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公鄂无条件留在南京后,冯通过观察发现,对方既不是来搞情报也并非说客,就放下了戒备心。某天下午,冯国璋对胡公鄂说“老头子看错了人,手底下全是狐群狗党,我也很痛心但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你的电报呢,拿来我照发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陈宦在得到冯国璋的支持后,很快就和蔡锷实行和谈,随即四川宣告独立,脱离北京政府。此举过后,冯国璋就算是彻底和袁世凯闹翻了脸,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联合多名将军再次向北京去电,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心腹相继起兵独立,袁世凯突生绝望之感“完了,一切都完了!我在昨晚看到一颗大星自天上划落,先前就遇到过一次,当时李鸿章死了,这次怕是要轮到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叛亲离、四面楚歌之下,袁世凯不得不采取冯国璋等将领的建议,于1916年3月23日宣告废除“洪宪”年号,恢复共和,公元年历,取消帝制。前前后后算下来,袁世凯只做了短短83天的皇帝梦,就气数耗尽,最终在1916年一命归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