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第三轮演出时,祖宾·梅塔因身体抱恙缺席,令不少乐迷为之遗憾,祖宾·梅塔当时承诺,“当健康状况允许时,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回到北京、回到国家大剧院”。让人欣喜的是,这份承诺很快就实现了。

6月21日晚,88岁高龄的音乐界传奇大师祖宾·梅塔率“亲兵”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重返国家大剧院,用肖邦、德沃夏克的经典作品,为广大乐迷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出当晚,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的音乐家们落座试音后,全场一片安静,屏息凝视着上场口,当祖宾·梅塔的身影出现时,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乐迷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向这位指挥巨匠致敬。年近九旬,祖宾·梅塔的身体难免刻上了岁月的痕迹,只见他步伐缓慢地挪动到指挥台旁,在临近舞台中央的位置向全体观众微微欠身致意,全场再度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当指挥棒起落,他神采奕奕的样子令人忘却了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会伊始,肖邦的《f小调第2号钢琴协奏曲》在大师的指挥下缓缓流淌而出。这部协奏曲拥有介于古典主义风格和炫技性“炫丽风格”之间的双重属性,作品既明朗、热烈,又具淡淡的多愁善感的情调。第一乐章的忧思与叹息,第二乐章的唯美与忧伤,第三乐章浓厚的波兰民间音乐色彩,都在青年钢琴家瓦妮莎·贝内利·莫塞尔的指尖下诠释的精细华丽。作品独特和声语言下的丰富色彩,也在钢琴家与乐团的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半场,德沃夏克的《d小调第7号交响曲》在祖宾·梅塔大师的指挥下绽放出璀璨光芒。尽管不像《第九交响曲》那样脍炙人口,但无论从作曲技巧、演奏技巧还是音乐内涵来看,《第七交响曲》都代表了德沃夏克的最高成就。这部作品诞生于捷克民族抗争外敌的危难时刻,德沃夏克把他的爱国情怀都融入其中,音乐中透露出浓厚的斯拉夫式民族情怀,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令人动容,而光明辉煌的结尾,仿佛是战胜了暴风雨取得了胜利。祖宾·梅塔坐在指挥台上,手势精准简洁,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与梅塔一同征战舞台多年,在演出中表现出极高的默契,全情投入将作品演绎得细腻动人,令观众心潮澎湃。

正曲结束后,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梅塔几度蹒跚上台,加演了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随着最后一个音符抵达听众的耳朵,祖宾·梅塔手中的指挥棒缓缓落下,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瞬时掌声雷动。观众们被大师的精湛技艺所折服,欢呼声此起彼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驰骋乐坛60余年来,祖宾·梅塔曾获得无数殊荣,历任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等知名音乐机构的音乐总监,并五度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此次前来,梅塔率“亲兵”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这支乐团也是他晚年的工作重心所在。

极为难得的是,88岁高龄的祖宾·梅塔依然精力充沛,此次来到国家大剧院,他与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带来连续三天的重磅演出令人惊叹。“大家都问我为何精力充沛,这种力量来自于我对音乐事业的爱。”演出前,祖宾·梅塔接受采访时表示,“音乐会结束会有下一场的彩排,我很期待下一场的音乐展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祖宾·梅塔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缘分,他曾多次来到中国进行巡演,为中国乐迷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演出。1998年,祖宾·梅塔在北京紫禁城指挥了张艺谋执导的歌剧《图兰朵》。此外,他还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众多乐团在中国开展过巡演。

祖宾·梅塔与国家大剧院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深度参与了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项目,曾率领不同的知名乐团到国家大剧院演出,增进了与首都乐迷的深厚情谊。祖宾·梅塔还特别强调,2015年,他在国家大剧院指挥的《阿依达》是他认为最好的版本。“我必须要说在大剧院指挥的歌剧《阿依达》是令我最难忘的,无论在世界哪个剧院演出这部歌剧,国家大剧院的这版都是我印象最深刻的。”祖宾·梅塔感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去年因病缺席复排大剧院版《阿依达》,祖宾·梅塔表示非常遗憾,“我其实很少生病,但去年《阿依达》演出前我不巧病了一场,虽然我很想坚持来演出,但医生说,如果我非要坐飞机,那可能就下不了飞机了,无奈那次只能错过了。但我保证,现在我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我还在计划,明年再和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来中国巡演,希望到时候还能以最好的风貌和大家见面。”

6月22日,祖宾·梅塔、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将携手德国小提琴家阿米拉·阿布扎拉,演绎贝多芬唯一一首完整的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颇受观众喜爱的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奏响古典主义的“巅峰回响”。6月23日,肖邦《f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与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将再度奏响。

演出现场摄影/王小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