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提到古代的画作,大家一定想象的到,这些作品大多都是“花、竹子、美人”,这些作品一看就能知道是古画。

大多古代画家的画风虽然迥异,但毛笔画基本没什么特色,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他的画十分的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画和大多的画家都不同,别人画大多都是赞叹物美,而他的作品则是在讽刺世间的常态。

此人就是罗聘,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擅长画《鬼趣图》,今天就让咱们走进他的作品,了解其中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的画作

众所周知,古代大多的画作从表面上,它们都差不多,只是画家之间的画风不同,作品所呈现的角度不同。

古人尤为爱以竹子为题作诗、作画,因为它在古代被视作高雅的存在,除了它之外,各类花也是画家的心头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画家们也会画一些“仕女图”,以及民间的生活,但不少网友却直言:这些画作大多没有什么特别,基本每一位画家的画作都是这些。

不如现代大胆的画风,现代人大多思想天马行空,他们会将脑海中所想的画出来,真正的艺术都是想象出来的,而不是临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的画家大多都讲究文雅,不会将心中所想画下来,就算想象,他们也只能依着身边的场景而展开思维。

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并不是每一古代画家都要依着物品临摹,有这么一位画家,他不喜画竹子画鲜花,他就喜欢画一些奇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罗聘,比起花花草草和仕女图,他更擅长画人、画鬼,名为《鬼趣图》,总共有八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有着独特的深意。

因为这些人物画,他还得到了一个特殊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年轻的“扬州八怪”

现代著名的画家,大多都是继承父辈,在家庭的熏陶下,选择学习作画,而罗聘则尤为特殊,他出生在文学世家,家里人一生都在为功名努力,他的父亲是一位“武举人”。

他对于父亲没有太多的记忆,他刚记事的时候,父亲便早早的去世了,因此,他需要更加努力的去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画作,比起读书,他其实更喜欢作画,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学业,未满十八岁,他便有着波澜纵吻之才一称

因此,他进入清代藏书楼,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的高雅人士,从他们身上的事迹得到了更多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一岁,他遇到了方婉仪,两人的家庭条件虽然都不怎么样,但他俩的爱好相同,都喜欢游山玩水,作诗词以及作画。

两人情投意合,没多久便结为了正式的夫妻,婚后,两人经常一起游玩,在家吟诗作对,互相评判对方的画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日子光是看着,都能感觉到罗聘的悠闲,能过上这样的日子,也是美哉美哉。

在罗聘二十五岁那一年,他的画作得到了金农老先生的青睐,他将罗聘收入门下,将自己的所学都教导给了徒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过多久,金农老先生便撒手人寰,离开了人世,罗聘对此十分悲痛,他还未来得及报答师父,两人便天人永隔。

之后,他踏上了寻找师父遗稿的道路上,一路上,他谨遵师父的教诲,结识了很多的文人墨客,颁布了《冬心先生续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了许多风景,也将世间百姓的生活了解透彻了,他一边游玩、一边作画,抵达京城时,他完成了《鬼趣图》以及其他画作。

罗聘带着这些画作上门拜访相识的名流,他的《鬼趣图》被世人注意,一共八幅画,他利用诡谲的画风,讽刺当时社会的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一幅画中的场景与人物都不同,似幻似真,他们的面色各异,看着十分怪异。

凭借着如此夸张的画技,他成为了“扬州八怪”之一,而他也是其中最为年轻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有幽默感的画作

在现代,罗聘的作品依旧存在,在中央美术学院,保存着一柄特殊的扇子,扇子上的画作由罗聘所画。

不过这柄扇子曾经的主人貌似不怎么珍惜,扇子失去了扇骨,好在扇面比较完整,并没有什么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扇面上一共有六个人,两人在右,四人在左,红色衣服的人,蹲在被打翻的竹篓旁,捡回那些正欲逃跑的螃蟹。

画面中,既有打架的人,也有拉架的人,仔细看,右边一人的手中仿佛拿着一杆秤,而这个东西很可能是从捡螃蟹的人手中抢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在下笔的时候,罗聘有思量过画的构造,这六人缺一不可,并且,他将这几人的情绪都完美的呈现在了作品中。

他不用只言片语,便将地头龙于癞头小贩之间的斗争描写了出来,光从画中看,观众可以体会到地头龙的无赖,以及小贩的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看到这幅画,可能会觉得,罗聘这幅画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高阶层对低阶层的欺凌。

毕竟古代比较讲究身份地位,地位低的就算挨打,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罗聘的笔下不全是对于社会的讽刺,就像这幅扇面上的画,他其实更想给大家呈现出一种反差的幽默感。

画中长的像地头龙的人被欺负,而看起来颇为文雅的人,却做着无赖的举动,这种反差感其实更能表现出幽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前,这种写实的画风一直被误以为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讲这些画作套上一些“莫须有”的意思。

如今,这种记录古代百姓生活的画作,一般都被称为“风俗画”,它汇聚了画家的想象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及写实力,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幅栩栩如生画作,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之中一般。

罗聘的画作不止只有《鬼趣图》,还有许多精湛的作品,但这些作品所代表的寓意我们无从而知,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观赏他们的作品,记住他们的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