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是我古之雄关要塞,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天龙八部》中,萧峰阻止契丹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入侵大宋,悲壮自尽的地方就在雁门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巍巍恒山,沿逶迤绵延,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恒山北依雁关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就筑在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句注山(勾注山、陉岭),岭西为西陉关,岭东为东陉关。这里群峰挺拔、山峦叠献,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句注山是自然地理分界线,山南山北气候、文化有差异,明宪宗时的兵部尚书王越赋诗云:“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

《山海经》:“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雁门,飞雁出于其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雁门山群峰海拔1900米以上,周围群峰挺拔,只有过雁峰两旁道比较低矮的山峪。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由于山高风大,大雁不能从其他处飞过,只能在附近盘旋寻找通道,再列阵飞越,故名雁门。一座雄关拔地而起,正好坐落在这个山峪之上,即雁门关。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欣赏到雁阵过关的奇景。如今雁门关已不是什么边关了,但地势依然险峻,望之肃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氏春秋》:“天下九塞,勾注其一。”遥望雁门关,山高不可攀。鸟飞青嶂低,人在白云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灭六国后,设雁门郡,郡治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县南),范围约为今山西大同、朔州、忻州部分区域。

雁门关位于今山西忻州代县北句注山上,距代县城区约20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端,东部群山环抱;西部丘陵起伏,沟壑纵横;中间有忻定盆地。

忻定盆地由云中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围成,滹沱河及其支流纵贯其间,海拔为600米-1000米,面积约2642平方千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忻定盆地翼蔽晋阳,控带云朔,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雁门、宁武、偏头),咽喉全晋。忻州北部,扼雁门关,阻句注之险。

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进可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显赫。历史上发生在雁门关的战事达上千次,为兵家必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国时,赵国名将李牧就“常居代、雁门”,抗击匈奴;西汉初,韩王信反叛,勾结匈奴欲取太原,汉高祖刘邦亲征,追击至雁门关外,受困于白登山,即白登之围。

汉文帝遣将发兵,屯勾注,治雁门之险,以阻匈奴南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武帝大举北伐匈奴前,也曾经略雁门,令卫青等逐步收复雁门关以北至阴山区域,将雁门郡打造成出击匈奴的一个前进基地。

东汉末,代北之地渐成荒外,曹魏、西晋均以勾注为山西北部国防险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北朝后期,突厥称雄塞北,常发兵逾勾注南侵,北齐、隋、唐初等深受其患。

唐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后唐末帝清泰三年),李从珂的姐夫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兵变,乞援于北方的契丹,将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许诺给契丹,而且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称契丹为父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37年(辽太宗天显十二年、后唐末帝清泰三年闰十一月),石敬瑭引契丹兵南下,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亲自率军至雁门 ,后唐未能扼险阻截,契丹骑兵大败后唐军。后唐末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雁门山称为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未能收复幽云十六周,在山西方向只得经营太原为重镇,以忻、代为据点,北阻雁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79年(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兵马都部署,随后多次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兵分三路攻辽:曹彬、米信等率兵出雄州,以趋幽州;田重进率军出定州,趋飞狐口;潘美、杨业等率军出雁门,攻云(今大同)、应(今应县)诸州。由于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杨业陷入重围,最后全军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京师西北的长城有内外两条线,以雁门、宁武、偏头为外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为内三关,其中紫荆、倒马与飞狐内外夹峙,忻、代与雁门为唇齿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雁门关有两关四口十八隘,历史上关址也是不断变化的。明朝之前,旧雁门关在西陉关。明朝时,北部边疆常受鞑靼袭扰,为此设九边重镇,其中大同镇、山西镇二镇均在晋北,肩负拱卫中原的重任。明朝在东陉关处新建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