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一个讲解员,今天在动物园,刚好动物园的熊猫渝可和渝爱正在吃竹子,你会怎么去讲呢?”6月21日,“走进渝港澳·爱上大熊猫”重庆市青少年自然探索熊猫行动走进了人民小学,“熊猫小讲解”导师主播谭潇雪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解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谭老师现场演示:“各位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走进重庆市动物园,大家可以看到在我的身后有两只可爱的小大熊猫,这两只大熊猫它们正在嬉戏吃竹子,而它们的身后有一片竹林,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的惬意舒适,所以。大熊猫它在这个园子里面如此的开心,生活也是如此的幸福。并且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身旁还有小熊猫,这只小熊猫是不是和小浣熊长得很像,但其实当我们仔细辨别过后,就能发现它们的区别……”

“讲解就是要将我们了解的事物,通过我们的讲述,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谭老师说,讲解分为两种,一种是暂定性的小小讲解,一种是行进式的。一般我们在讲解时从欢迎词开场,然后自我介绍,就会讲熊猫是什么,它的特征、食物,保护措施等等,然后还可以延伸到熊猫是中国和外国文化交流的一种渠道和桥梁。同时,在讲解时,可以加入一些手势,与听众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谭老师的详细的讲授,熊猫小讲解们都跃跃欲试,纷纷开启了“小讲解”的初体验。

“熊猫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它生活在中国,而且很受大家的喜爱。它吃竹子,但也可以吃其他小动物或者是其他的植物,它还有个称号叫食铁兽……”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大熊猫,大熊猫又有一个名字叫做食铁兽,所以我们知道它不仅吃竹子,而且还可以吃其他小动物或者是其他的植物,它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他国家也非常喜欢熊猫,它是我们国家的保护动物,我们要去爱护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学们生动而丰富的讲解,得到谭老师的赞许,但她还指出了不足。比如第一位同学忘记了打招呼,第二位同学忘记了自我介绍。

谭老师称,“冷着脸给大家讲”和“笑着脸给大家讲”,显然保持微笑更容易让听众接受,因此微笑在讲解中非常重要。

“希望同学们将我们课堂上的内容化为实践,下一次在重庆动物园能够看到大家的实际演练。”谭老师说。

“听了这堂课,我们对熊猫更了解了。”经过这次“熊猫小讲解”的体验,同学们纷纷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小学三年级七班的李其宗说,通过这堂课了解很多之前不了解的熊猫知识,今后也能更好地加入保护大熊猫的队伍中去。

活动主办方表示,让大熊猫科普走进校园,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进重庆动物园、成渝港澳以及世界各地大熊猫旅居地等动物保护机构,不仅让青少年有学习大熊猫知识的机会,更是一次传递爱心、培养责任感的契机。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实习生 陈艺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