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不主张长期使用西药,久用西药有副作用反于身体不利;主张测量血压,分辨缓急轻重,急重则治标,缓轻则治本。

中医斩断高血压病根肝、肾来治疗

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

从高血压病的证候表现来看,其受病之脏主要属于肝的病变。

肝脏的特性,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叶天士有这样的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肝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上用母(肾)与子(肝)来形容两者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血压医案

分四型,从肝断根治

基于上述病机,确诊为高血压病之后,辨证可分以下四型:

01 肝阳上亢

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或如常),苔白或黄,脉弦有力。

02 肝肾阴虚

眩晕,精神不振,记忆减退,耳鸣,失眠,心悸,腰膝无力,或盗汗,舌质红嫩,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03 阴阳两虚

头晕,眼花,耳鸣,腰痛,阳痿,遗精,夜尿,或自汗盗汗,舌淡嫩或嫩红,苔白厚或薄白,脉虚弦或紧,或沉细尺弱。

04 气虚痰浊

眩晕,头脑欠清醒,胸闷,食少,倦怠乏力,或恶心,吐痰,舌胖嫩,舌边齿印,苔白厚或浊腻,脉弦滑,或虚大而滑。

本病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调肝为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一环。

邓铁涛医案

4种汤剂治疗高血压

总之,治疗高血压,治肝是重要的一环,但疾病变化多端,不能执一,应辨证论治。根据前人经验及其上述辨证,有70年从医经验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之治法如下:

01 石决牡蛎汤——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肝阳上亢,宜平肝潜阳。

用石决牡蛎汤(自订方),药物组成:石决明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芍15克,牛膝15克,钩藤15克,莲子心6克,莲须10克。

此方用介类之石决、牡蛎以平肝降压潜阳为主药,钩藤、白芍平肝息风为辅药,莲子心清心平肝、莲须益肾固精为佐,牛膝下行为使药。

辨症加减:

如苔黄、脉数有力加黄芩;

若兼阳明实热便秘者,可加大黄之类泻其实热;

苔厚腻,去莲须,加茯苓、泽泻;

痛甚属热者,加菊花或龙胆草;

头晕甚加明天麻;

失眠加夜交藤或酸枣仁。

02 莲椹汤——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肝肾阴虚,宜滋肾养肝。

用莲椹汤(自订方),药物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龟板30克(先煎),牛膝15克。

此方以莲须、桑椹、女贞、旱莲草滋养肝肾为主药,山药、龟板、生牡蛎为辅药,牛膝为使药。

辨症加减:

气虚加太子参。

舌光无苔加麦冬、生地;失眠、心悸加酸枣仁、柏子仁。

03 肝肾双补汤——阴阳两虚型高血压

阴阳两虚,宜补肝肾潜阳。

方用肝肾双补汤(自订方),药物组成:桑寄生30克,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玉米须30克,杜仲9克,磁石30克(先煎),生龙骨30克(先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赭决七味汤——气虚痰浊型高血压

气虚痰浊,宜健脾益气。

用赭决七味汤(自订方),药物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陈皮6克,法半夏12克,云茯苓15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白术9克,甘草2克。

重用黄芪合六君子汤补气以除痰浊,配以赭石、决明子以降逆平肝。

辨症加减:

若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女贞之属;

若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之属;

若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之属。

高血压属于生活习惯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提示:本文源于网络,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黄芪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主治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党参

【性味】甘,平。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阴经气分。"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陈皮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半夏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赭石

【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草决明

【性味】苦甘,凉。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白术

【性味】苦甘,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