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张震老将军在视察江苏的时候,顺便到某革命陵园祭拜老战友钟期光及其妻子凌奔。钟、凌合葬在一起,但墓碑上只有钟期光一个人的名字,而凌奔根本无人提及,这让张震很是不满,他当即将陵园负责人叫过来狠狠训斥了一顿,勒令其立即重新雕刻墓碑,加上凌奔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期光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素养极高,曾在某小学担任文化教员。1926年,大革命的洪流席卷全国,他深受感染,于是便辞去教员的工作,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土地革命爆发后,他奉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北一带从事地下活动,秘密宣传红色思想,团结工农群众。

1928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并顺势创立了湘北苏区,1930年,他被编入红军,历任团、师级干部。1934年,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离开华南,向西进行战略转移,而钟期光则被留下来带领剩余的红军部队开展游击战争。在此期间,钟期光吃尽了苦头,他和战士们风餐露宿,躲在深山老林中规避敌人的“围剿”和搜捕,饿了就吃野菜、野果,渴了就喝冰冷的溪水或者冰雪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中旬,钟将军意外染上了疟疾,一直上吐下泻、高烧不退,意识也逐渐模糊,经常无故昏迷。万幸的是,有一位战士粗通医理,他找来几味草药煎水给钟期光服下,几个疗程之后他竟奇迹般的康复了,险险逃过了一劫。抗战爆发后,钟将军被编入新四军任职,1942年,他在老上司粟裕将军的撮合下,与凌奔同志结为夫妻。

凌奔出身富贵人家,她自幼过着机敏过人、聪慧无双,8岁那年,她开始跟着私教学习四书五经,12岁那年,她进入女校读书,17岁时,她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打算投考南京大学,继续在学海遨游。但出人意料的是,日寇在这一年发动了侵华战役,华北、华东大部分地区很快沦陷,中华大地一时硝烟四起,民不聊生。而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打乱了凌奔的求学计划,但她却并未灰心丧气,反而立即舍身投入到抗日活动中,拼尽全力支援前线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保卫中国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她与几个好友结伴加入新四军,成为战地宣传队的一员,平时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号召老百姓团结起来驱逐侵略者,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1941年,日军集结大部队对新四军根据地展开“大扫荡”,此时新四军的力量还很孱弱,无力和日军正面对抗,只能被迫转移,避敌锋芒。

凌奔当时和某侦察连一起行动,他们一行人按照原定计划乘坐几艘大木帆船沿着一条奔涌的大河东进,结果途径一处浅滩时意外碰上了一支敌人,双方随即爆发激战,期间凌奔不慎被一颗流弹击伤,差点殒命,她后来在医院疗养了将近四个月才将将痊愈。1942年,她被调到新四军某师政治部担任文员,钟期光正好也在该师担任高干,一来二去两人便逐渐熟络起来,经常一起散步、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友们见两人互相有情,便顺水推舟撮合两人,最终成功促使两人步入婚姻殿堂,结为革命夫妻。婚后两人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并肩闯过了许多道难关,可谓情比金坚。建国后,凌奔被安排到某干部子弟学校担任校长,她先后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有力的支援了国家建设。

进入70年代,凌奔和钟期光先后被安排到关键岗位上任职,手中掌握着巨大实权,可他们并未因此生出骄傲之心,反而一直保持着奉公无私的精神,凡事以公众为先、以国家为先,从来不会利用公权力谋私。80年代初,钟期光和凌奔双双退休,两人晚年寓居干休所,过着平凡、低调的生活,衣食住行一切从简,从不乱花退休金和养老金。节省下来的钱,他们用来接济生活贫穷的亲朋好友,或者捐给慈善机构,用于帮扶困难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4年,后勤部的同志打算让钟期光和凌奔搬进一栋小别墅居住,可他们两口子却拒绝了后勤部的好意,坚持住在老房子里,就连旧家具他们也舍不得更换,一直缝缝补补凑合着用。1986年,凌奔同志因为癌症不幸病逝,1991年,钟期光将军也溘然长逝,两人的遗体被运往江苏合葬,这是他们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