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末,我来到城区的西南一隅,停留在一处简陋的铁皮大门前。门用蓝漆刷过,门柱被涂料喷成黄色,上面钉着一块原色的竖条木牌,用阴文刻着根艺店店名。行楷的字体,线条流畅,遒劲有力,不知出自哪位大方之家手笔。

与我同来的朋友是常客,轻车熟路地拍门喊人。应声开门的是个中年汉子,健壮敦实,圆头大眼,面相憨厚。我与此人素未谋面,但因多次听朋友介绍铺垫,心里早有大致轮廓,略加端详,便知此君就是我要找的小有名气的“土产”木雕艺人——小焦。

院子不大,但还算敞亮。树根、石料、破桌子、旧板凳,以及电锯、手钻等工具器械,横七竖八堆放在露天地里。院子里的建筑物,只有两间东屋。东屋北侧有块数十平方米的空地,借助院墙搭建了一处简易天棚,为相对贵重的破树烂根遮风挡雨。别小瞧了这些“腐朽”,这可是小焦四处奔波淘换来的宝贝,经过他的妙手,将化作美轮美奂的神奇呢。

院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那棵郁郁葱葱的青檀树。在用木板围成的硕大花盆中,青檀树生得枝繁叶茂,高大壮硕,与凌乱不堪的周围环境相比,显得鹤立鸡群。距离青檀树两米开外的地面上,蹲着一只农家乐常用来炖大盆鸡的柴火炉子。炉子上耸立的烟囱与静卧的铁壶安分守己,斯文待命。一只毛色纯黑的小狗,东嗅嗅西闻闻,不急不吠,慵懒地围着黑铁炉子转悠。

这是一个寒酸的院落,又是一个和谐的家园。主人让我们进屋,在一对老式椅子上坐定。屋内摆放着几件根雕作品,一匹奔马,一条盘龙,一尊弥勒佛,件件活灵活现。小焦放下手中的活计,将天井里的柴火炉子点燃。熊熊火苗噼里啪啦欢叫,热烈舔舐着壶底。不一会儿,清香四溢的绿茶就端到了面前。

小焦坐在对面一条老式板凳上,三个人开始海阔天空地聊天。小焦穿一身沾满灰土木屑的迷彩服,像个干粗活的农民工,说起话来却是干巴流利脆。出生于马山脚下的小焦自幼喜欢画画,准备高中毕业报考艺术院校。眼看高考临近,家中突遭不测,正值壮年的父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小焦孝心不泯,放弃了高考,外出找门路挣钱。第一站他来到肥城木器厂,幸遇一位浙江东阳的木雕师,跟着师傅学家具雕刻,在床头、沙发、橱柜上雕刻美丽的装饰图案。出身寒门的小焦朴实勤快,悟性又高,深得师傅同情和赏识,于是师傅悉心向他传道授业,小焦因此学到了木雕工艺的真经。

一年又一年,小焦呕心沥血挣来的辛苦钱,变成了父亲续命的苦口良药。好人好报,小焦的善良与聪慧让一起打工的姑娘芳心萌动,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二十多年来,夫妻俩几经辗转,换过多份工作:安装工、油漆工、木工……饱受艰辛,尝遍苦涩。经好心人推荐,妻子现在有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在一家幼儿园食堂做饭;小焦则选定难以割舍的根雕加工,作为后半生养家糊口的主业。夫妻俩生了两个女儿,眼下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两年前,一家四口苦尽甘来,结束了长期租房的日子,在这个城区的一角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说起开心事,小焦的脸上堆满笑容,鱼尾纹挤成了盛开的菊花瓣。他学历不高,却喜欢读书,除了钻研木雕理论,还喜欢翻阅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他没有读过《红楼梦》,却崇尚里面那副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走南闯北若干年,小焦也算见过世面,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随方就圆,在圈里圈外有很好的口碑。

出于对小焦过往生活的好奇,我特意参观了他租住过的一处房舍。从根艺店南墙上的一扇窗户跨过去,再穿过一处破败的院落,就到了昔日“焦府”。这是半个世纪以前建造的城关医院旧址,砖瓦到顶的两间房舍尚在,只是地处偏僻,满目荒凉。据说小焦在此借住时,曾在床下发现两条盘踞的蟒蛇,一家人惊吓不已,只好报警请走两位不速之客。看罢旧居,正欲撤离,忽然又有了新发现:在荒芜的墙根之下、一堆枯死的树根之中,一根枝蔓顺着石头墙基,爬了半米多高,枯枝顶端重新长出一簇浓密的绿叶。小焦告诉我,这是一棵无花果,过去长得壮旺,年年硕果累累,两年前举家搬走,无花果无人照料,因此枯萎,哪想到竟然复活了,这不是奇迹嘛!是啊,再贫瘠的现实,也无法阻挡生命绽放的力量。

我们正聊得开心,两位壮汉推门走了进来。他们手持一截弯弯曲曲的树根,说是爬山时捡到的,不知何物,请焦老师鉴别,看看是否可以再造。树根通体焦黑,似被山火烧过,小焦接过树根,横竖端详,说这是一块陈年的荆柯疙瘩,稍加修整,即为恐龙。收费一百,两天交货。两个壮汉乘兴而来,高兴而归。

次日,我又去了根艺店,看到恐龙摆件已经成型,并且加了底座,形神兼备。都说朽木不可雕也,但对于小焦来说,朽木不仅可雕,而且具备了雕木成龙之功。

哦,小焦出生于1976年,生肖属龙。这是巧合,也是缘分。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醉人的微笑》《春天对秋天的致意》《悠长的回甘》)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