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乔娅 通讯员 姚伟强 王虹敏)为严防松材线虫病传入扩散,全面提升京津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应急能力,锻炼应急防控队伍, 6月21日,2024年京津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承德市兴隆县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1日,2024年京津冀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在承德市兴隆县举办。姚伟强 摄

本次演练模拟兴隆县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由监测调查队、快速检测队、疫情封锁队、疫情除治队等4支应急防控队伍参加。从日常监测发现死树、取样送检确认阳性、疫情报告及应急预案启动、疫木伐除粉碎和伐桩无害化处理、周边空地一体综合防治等环节进行实战化演练。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和毁灭性的病害,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亚洲是松材线虫病疫情危害最严重的地区。松材线虫病自从1982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几亿株松树因松材线虫病死亡,对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刘海莹说,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生态相近,开展林草有害生物协同防控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加强联防联控工作,保护好京津冀地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急演练现场进行松材线虫病疫木粉碎。姚伟强 摄

近年来,京津冀三省市把加强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治,作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从"十三五"开始,京津冀三省市联合制定了协同联动工作方案,将相邻区域划分为6个片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签订联防联治协议,加大毗邻地区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力度。2021年,京津冀三省市林草主管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协同联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联防联治范围由"十三五"时期的51个县(市、区、单位)增加到68个,进一步拓展了协作深度和广度。在三省市9个县(区)试验推广应用检疫追溯系统,建立检疫互认制度,强化对检疫工作的事中事后监管。

据了解,京津冀三省市无公害防治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成灾率远低于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2023年,京津冀共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2045万亩次,其中河北省防治作业1272万亩次,飞防作业736万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