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请问是黄埔区应急管理局值班室吗?我现在在金坑水库大坝底,这里发生了滑坡,房子塌了,路也堵了,过不去;还有一辆小车和一辆槽罐车追尾了,现场好大油味,小车的司机困在里面出不来了,我们救不出来,感觉快要起火了,你们快来救援……”

“收到,我们马上到现场!”

这是6月27日下午发生在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金坑水库旁的一幕。不过,这并非真实的事故现场,而是一场紧张又精彩的“双盲”应急演练。

6月27日,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在黄埔区组织开展2024年多灾种“双盲”应急演练,应急、消防、公安、卫健、住建、气象、城管、宣传等30多支队伍近500人参演。演练还邀请了近30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观摩。

情景再现近期广州灾害事故处置现场

何为“双盲”演练?就是不事先通知演练时间和地点,不事先告知科目场景和重点内容,真实检验各应急处置人员的实战能力。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盲”演练的场景设置吸纳了近期广州市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比如,在南沙区集装箱船碰撞沥心沙大桥致桥面断裂事故中,直升机、无人机等救援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白云区强龙卷风灾害出现断路、断电、断网“三断”情况……这次演练就此进行了情景再现、能力再检验,切实在实战中练一次、强一分,打一仗、进一步。

当天15时30分,演练正式在黄埔区金坑水库旁拉开帷幕。只见水库旁浓烟滚滚,一辆小车和一辆槽罐车追尾。这时,演练现场一位“演员”开始拨打报警电话。接到报警电话后,黄埔区应急管理部门紧急核查事件情况、启动应急响应,按预案要求协调联动公安、消防、卫健、住建、规自等部门到场开展现场处置。

搭建应急救援指挥部、挖掘机开路、消防筑坝围堵、人员搜救、供电抢修、无人机侦查、直升机伤者转移......在近90分钟的演练时间里,各种应急演练场景不断出现,各职能部门和救援力量依职责在现场有条不紊开展救援处置工作。

随着事故的处置接近尾声,参与救援处置的单位和救援力量集结完毕,专家评委现场打分,对现场处置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并提出整改建议。

今年广州已开展1.7万场次“双盲”应急演练

“双盲”应急演练是基于实战的全新演练形式,也是今年广州市应急演练的重要形式。

今年2月,广州市首次提出双盲应急拉动测试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尝试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了1.7万场次“双盲”应急拉动测试活动,对于提振应急响应状态、锤炼应急专业能力、完善应急协作链路,发挥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盲”应急演练是市应急、消防部门建立共战共训共享机制后的首场活动。今年3月,市应急管理局提议建立全市应急管理部门与消防救援队伍共战、共训、共享机制,经过多方努力,不久前,“三共机制”已正式印发施行。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三共机制”工作得到了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充分肯定,评价该机制为全国首创,对推动应急管理部门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广州将进一步优化完善练兵机制,不断推动“双盲式”应急拉动测试和应急演练向实战靠拢、往一线延伸,不断提高广州市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文 记者 柳卓楠
图 记者 宋金峪 实习生 周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