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车市,降价成为了主旋律,前有13万多的凯迪拉克CT4和19万落地的宝马i3,后脚奔驰C级也来到20万左右了。售价大幅下降的同时,豪华品牌经销商的利润所剩无几,甚至开始赔钱卖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4月,一汽奥迪旗下的A6L卖出14750辆,5月卖出12940辆,是几家豪华品牌中大型轿车当中销量最好的车型。但在销量领先的背后,是终端价格的彻底崩盘。在北京地区,奥迪A6L的终端优惠已经达到15万元左右,不到30万就能开走40TFSI车型。而在两年前,这个价格只能买到宝马3系、奔驰C级这些中型轿车。

有一汽奥迪的经销商表示,当下的情况是“卖一台亏一台”,走量车型能做到零利润已经算好的。另一家一汽奥迪经销商则表示,今年5月在卖出130辆新车的情况下,反而亏损了170万元,平均每辆车要亏至少1.3万元。奔驰和宝马虽然没有详细数据,但经销商处境同样不乐观。前不久宝马宣布推出减免政策,包括3%价格折让(可提前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年利率降至2.5%;滞港车辆仓储费降低50%等。

更惨的是二线豪华品牌经销商。曾经加价的雷克萨斯ES200,如今能给出5万以上的优惠,部分地区贷款购车甚至能优惠到8万元。凯迪拉克就不用说了,前一段时间CT4爆出了13万多的裸车价,XT5和XT6两款SUV的终端优惠也在13万元左右,CT6则在8万元左右。有凯迪拉克经销商表示,现在基本每辆车都是赔钱出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赔钱卖车更可怕的是压库存。在传统的4S店经销商模式中,经销商需要向车企“进货”,放在自己的仓库中出售,这种模式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一旦产品滞销,同时车企要求经销商继续进货,就会对经销商造成非常大的库存和资金压力。前不久保时捷经销商就发起抗议,要求总部更换中国高管,给予补贴,就是因为压库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已有超过8000家汽车4S店退网,仅2022年,亏损的汽车经销商占比就达到60%。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认为,豪华品牌经销商出现大面积亏损和传统车企对新能源车型竞争力弱、网点不合理、压库行为频发,盈利能力不足、厂商关系紧张、商务政策不稳定等有关。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车

作者:刘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