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一名律师因犯受贿罪被判刑,其律师执业证书也被吊销,究竟所涉何事?

6月5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书》称,栗某是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该律所”)律师,2023年4月26日,栗某因犯受贿罪,被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2023年8月1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维持原判,判决已生效。

北京市司法局认为,栗某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属于《律师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经该局负责人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给予栗某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北京市人民政府或司法部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六个月内直接向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1日,知情人士向“法度law”确认了栗某的身份——即此前卷入“泽达易盛IPO财务造假案”的律师栗某。

2022年底,《红周刊》报道称,泽达易盛IPO财务造假被重罚,牵连到为其提供法律服务的该律所。除了招股书中披露的经办律师之外,未被披露的该律所栗某律师也参与了这一项目。

栗某曾是证监会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的委员。在2015年前后“注册制”一度即将落地的前夕,第十六届主板发审委被媒体称之为“末代发审委”。

2021年以来,多名曾担任第16届主板发审委委员的券商或证券服务机构人士接连被查。当年和栗某同为主板发审委成员的操舰、朱毅的问题均指向发审腐败。

iFinD显示,在第16届主板发审委工作期间,栗某参与了数百家企业的IPO审核,其中约230家通过审核。

栗某、操舰、朱毅共同把关通过IPO的企业近20家。其中,栗某、操舰、朱毅、陈翔四人共同审核通过的IPO项目是中国核电、迎驾贡酒。

就这些过会企业来看,有部分公司后来被媒体报道涉嫌IPO信披问题。比如甘肃企业兰石重装,上市前三年的净利润持续下滑,一度接近实质性亏损,同期应收账款却快速增长,且增速快于营收。但在栗某、陈翔等发审委员的把关下,其于2014年成功过会,令业内诧异。

报道称,栗某曾在多家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担任独董。2022年以来,他已经从多家上市公司的独董任上离职。有传言,栗某疑似受到早年在主板发审委任职期间问题的牵连,正在接受调查。

彼时,一名接近该律所的人士透露:“他涉及一些案件,主要是担任委员期间的问题,和律所的业务没关系,因为是监委办的,具体情况还不了解。”

传言在2023年得到了印证。当年5月,《红周刊》报道称,栗某已被刑拘,进入审判流程。

今年6月21日,“法度law”在该律所官网律师检索栏未能检索到栗某。北京法律服务网显示,栗某2020、2021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2023年度考核结果为“暂缓考核”。